文档介绍:-
. z
在抗战历史中反省
院系:外语系
班级:14商英2班
:罗婕
**:201442204213
目录
一、从鸦片战争到第一次战的漫长道路
1、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
2、中国近代史的里程碑——辛亥革命
3、关于好与坏的诠释
二、抗日战争——中的伤痛
1、从分叉路口走到统一的道路上
2、沉重的八年抗战,团结的八年日子
三、反思与启示
一、从鸦片战争到第一次战的漫长道路
1、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
1840年,中国的宿命在这年彻底改变。在它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开展迅猛,而西方殖义也向我们这个所谓的天朝上国伸出了魔爪。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战争,革命,起义,多少大清皇朝始料不及的大事件都是在此期间爆发,而这些战争带来的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自身权益的侵害。尽管有局部人民群众、爱国官员还有后来的义和团对西方列强做出对抗,也有著名的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来表示红果人民抵御外敌的决心,但是清皇朝的懦弱无能终究还是让天朝上国变成了洋人手中的玩偶。
-
. z
2、中国近代史的里程碑——辛亥革命
从"条约"、"条约"到后来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西方殖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不仅仅是经济掠夺和军事侵略,还有对大清皇朝以及其百姓的政治控制和文化渗透。然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为代表的革命派愤然地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也便是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是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国为目的的革命,它让中国掀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让封建帝制走到了日薄西山之处。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 [1]"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符合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生的三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 ‘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开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展列。先生以自己的模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3、关于好与坏的诠释
在这一艰辛过程中,有多少名垂千史的英雄被烙印在新主义革命的民族史册上,康有为、谭嗣同、、袁世凯、鸿章等一系列的名字,不管是鼎鼎大名的英雄抑或是人人喊打的反派,他们都曾经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历史上并不是每个英雄都是什么都做得对做得完善的,也不是每个反派都是窝囊废都是从里到外的坏人,他们只是用错了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慈禧太后掌管朝廷的尽职尽责,袁世凯为新主义革命的付出与努力,还有国民党做出的出色奉献,这些也应该让炎黄子知道,而不应该只让我们记得英雄有多么多么的伟大,这样对他们不公平,这样的历史也并不公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