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教师农村支教心得体会三篇.doc

格式:doc   大小:111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农村支教心得体会三篇.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2/19 文件大小:1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农村支教心得体会三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农村支教心得体会三篇在清凉的秋日里, 我们 xx市 70 位教师怀着激动的心情接受了一个光荣的任务: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支教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 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 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架起了城乡联系和沟通的桥梁, 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内容方式, 同时给学生带去了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使年轻的教师们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下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支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的体现。带着这样一种认识我踏上了支教之路。我所支教的地方在 xx市 xx镇。在去往学校的途中, 道路颠簸, 两旁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农田, 花生下来了, 就晒在马路上,因此经过时经常要绕路而行。走了 40 分钟后我们开进了 xx 中学。学校周围全是农田,来的时候花生刚刚下来, 一阵风过, 花生的清香扑鼻而来, 捡一个剥开放进嘴里, 一股清甜味道洋溢口中, 直透心底。现在 10 月份了, 玉米也熟了, 于是满马路又都是金黄一片的玉米棒子, 整的、碎的到处都是。很有视觉冲击力。这里晾晒也要提前占好位置,就像 xx 夜市摆摊的小贩一样,不过这里占位置是用要晾晒的粮食代替。 xx 中学坐落在镇中心,学校有一座教学楼,一座实验楼, 还有几排平房, 是伙房、茶炉、学生宿舍和教师家属院。我住在实验楼上,4 人同住。另外一位与我同来的老师则是住在楼下平房内。自来水是一天三次定点供应, 但因水质问题, 不能直接烧开饮用, 需到茶炉打水。伙食自理, 买菜要等到下午四五点钟才有, 所以必须计划好每天的伙食种类。镇上有小超市, 基本的日用品都可以买到,若想逛大超市就要到 xx 市区了, 不过成本太高,来回车费要 18 元钱。校园很宽阔, 种着柳树, 桦树等, 还有几颗柿子树, 上面已经果实累累了。校园经过一个暑假已经荒草萋萋, 开学后学校组织学生拔草, 这是我上学时干过的“农活”, 看着学生们头顶烈日,手脚麻利地工作,不禁感叹,这在 xx 是没有的,家长们早心疼了, 不会舍得让孩子干的。但也少了宝贵的劳动教育。校园中最有特色的是一处花廊水池和一片茂密的竹林。花廊由藤蔓缠绕,开着不知名的小花,微风吹来,淡淡芬芳撩人, 花架下是石桌石凳, 简洁而舒适。中午有几个学生便瞅上了这处绝好的餐桌。看着他们悠闲地吃饭聊天赏景, 真是青春时光, 无限美好!水池中几年前投放的鱼苗现已长成了许多大鱼。刚到学校时,领导们招待我们的就是这池中捞上来的活草鱼。味道特鲜! 竹林中栖息着数不清的鸟儿。我们发现, 每天清晨五点半鸟儿们像是有人指挥似的齐声开始欢叫, 大合唱中间还有几秒停歇, 到了六点它们又齐声止住。这时我们想不起床都难啊! 经过讨论, 我们一致认定, 这是鸟儿们在吃饱喝足之余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再说说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吧。 xx 中学硬件设施不是很齐备, 目前还无法实现教师电子备课。教室中也不能使用多媒体课件, 但是教室还是比较宽敞明亮的, 五十个学生坐在里面并无拥挤的感觉。教师的办公室以级部为单位来划分, 也很宽敞。学校的体育设施十分缺乏,这一点让人感到遗憾。 xx 中学共有十五个教学班,每个级部五个教学班,学生七百五十左右。我负责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接触学生之前, 同事们就告诉我,农村的孩子比较朴实本分,但由于知识面的狭窄, 思维不是很灵活。也有调皮的, 但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比较淳朴努力的。带着这些忠告, 我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走进了教室。孩子们在安静地等待, 五十双眼睛向我看来, 我看到了好奇和探寻。我也微笑地看着他们,相信他们也会懂得我的友善。在这互相对视的目光中我们开始了语文的学****这里的学生特点是: 都很热爱读书, 对知识的渴望超出了我的想象, 学校虽然有图书馆和阅览室, 但是供学生看的图书少之又少, 他们能获得读书的时间也是不多的, 因为他们的学****时间安排得很满。所以我每次上课都会给他们多读一些精品文章, 每次他们都听得那么入迷。读着读着, 下课了, 但是学生们嚷嚷着还要听, 如果听不到就会带着无比遗憾的表情大声喊着“老师再见”,但下了课依然不肯离去,围着我团团转,想要再多知道一点知识, 多看一看老师手中的那本书。所以我每次都和他们约好下次再读。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憧憬。他们的感情很丰富, 观察力也很细。在开学初的一次作文中, 他们用稚嫩的笔描绘了自己的家庭、学校、老师和同学。虽然文笔不见得有多美, 语句不见得有多顺,但在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对学校生活的期待, 对老师的敬仰和对同学的友爱。曾经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称我为“活雷锋”, 只是因为我在课上帮助同学解决了一个小问题。虽然类比不恰当, 但我还是感动于他们的这一份崇拜。最感动的一个细节就是, 每天上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