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深圳地铁规划说明
2
3
4
1号线(罗宝线)续建站点简介
:位于深南大道与沙河街交叉口处的深南大道中央绿化带下方,呈东西向布置 深圳地铁2号线是贯穿深圳市发展主轴,承担联系罗湖、福田中心区、南山次中心、蛇口片区及沿线片区的轨道干线功能,形成特区内第二条东西向客运主通道。2号线工程西起南山区赤湾站(原蛇口西站),东止罗湖区新秀站,,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9座,其中换乘站11座。全线设蛇口西车辆段与综合维修基地1座和后海停车场1处,新建后海110千伏/35千伏主变电所1座,合用1号线(罗宝线)城市广场、文化中心和白石洲主变电所,控制中心与一期工程合建设于竹子林。车辆选型为A型车,采用6辆编组方案。供电制式采用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地下段采
9
用刚性悬挂方式。。
      
2号线工程由初期工程和东延线工程两部分组成。
      初期工程起于赤湾站终至世界之窗站,,共设车站12座,分别是赤湾站、蛇口港站(原蛇口客运港站)、海上世界站、水湾站(原南水路站)、东角头站(原东港路站)、湾厦站(原招商东路站)、海月站(原工业八路站)、登良站(原登良路站)、后海站(原南山商业中心站)、科苑站(原科技园站)、红树湾站(原沙河东站)和世界之窗站,其中赤湾、海上世界、科苑、世界之窗等4站为换乘站。
      东延线工程起于世界之窗站后(2号线初期工程终点),止于罗湖区新秀站,,共设车站17座,分别是侨城北站、深康站、安托山站、侨香站、香蜜站(原香蜜湖北站)、香梅北站、景田站(原景田北站)、莲花西站(原莲花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岗厦北站、华强北站(原华强路站)、燕南站(原振华路站)、大剧院站、东门站(原东门南站)、黄贝站(原黄贝岭站)和新秀站,其中安托山、景田、福田、市民中心、岗厦北、大剧院、黄贝等7站为换乘站
9
2号线(蛇口线)站点简介   
由南山赤湾至罗湖新秀区段站点名称依次为:赤湾站、蛇口港站、海上世界站、水湾站、东角头站、湾厦站、海月站、登良站、后海站、科苑站、红树湾站、世界之窗站、侨城北站、深康站、安托山站、侨香站、香蜜站、香梅北站、景田站、莲花西站、福田站(暂定名)、市民中心站、岗厦北站、华强北站、燕南站、大剧院站、东门站、黄贝站、新秀站。
2号线(蛇口线)工程进度计划   
   一、初期工程关键里程碑目标
        1、2006年12月23日:试验段(世界之窗站)工程开工。
        2、2007年3月10日:全线初步设计预评审通过。
        3、2007年8月30日:全线土建工程全面开工(不含车辆段)。
        4、2009年7月31日: 全线车站土建结构主体完工,隧道贯通。
        5、2010年6月30日:全线安装装修工程完工,站级联调工作结束。
        6、2010年9月:全线总联调工作完成。
        7、2010年11月30日:全线运营演练和筹备工作完成。
        8、2010年12月28日:2号线初期工程开通试运营。
二、东延线工程关键里程碑目标
        1、20
11
07年7月完成工可报告评审。
        2、2007年12月完成初步设计预评审。
        3、2008年7月完成全线土建施工招标。
        4、2010年8月底全线车站土建结构主体完工,隧道贯通。
        5、2011年3月底全线安装装修工程完工,站级联调工作结束 。
        6、2011年6月完成设备系统联调,全线试运营。
【3号线】
3號線
主條目:深圳地鐵3號線
3號線位於龍崗區的施工現場
3號線翠竹站施工現場
3號線塘坑站 - 松柏站區間施工現場
施工使行車道縮窄
,設站36個,遠期最短發車間隔2分鐘。工程在2007年累計完成
11
,地下段車站圍護結構完成73%,高架段樁基礎完成64%。
第一期:紅嶺-雙龍
3號線紅嶺站-雙龍站一段已於2005年1月立項,2005年12月27日動工興建,計劃在2010年10月建成。該段以福田區的紅嶺站(前稱「紅嶺中路站」)為起點,經過東門、東門北路、翠竹、東曉、布吉等地到達龍崗區的雙龍站(前稱「龍興街站」)。本段設計全長約33公里,並設有21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