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深圳地铁车站出入口施工方案
2
3
4
灌注混凝土:①开始灌注混凝土时,用快刀将绳子砍断或用钳子将铁丝剪断,同时开动振动器。当储料槽(漏斗)内混凝土开始面前土体,防止开挖时掌子面坍塌。
②、严注浆:通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素填土及砾质粘土层,拱顶覆土仅为5m左右,为改善、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开挖前须施作超前小导管并注浆,以加固地层。
③、短开挖:,缩短开挖和支护的间隔时间。
④、强支护:严格遵循设计和施工规范,采用格栅钢架、钢筋网、锁脚锚管、超前小导管及湿喷混凝土组成的联合支护方式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以控制围岩塑性变形量,防止塑性区增大。
⑤、勤量测: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周边收敛、钢格栅内力等量测分析判断通道的稳定性,确定支护的参数,量测测点要尽早埋设,对开挖、支护及支护后一段时间的量测数据进行绘图分析,判断支护后围岩变形收敛情况,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设计、监理工程师等,发现有异常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支护参数和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
9
⑥、早封闭:由于通道覆盖土薄,通道穿越地层是以砾质粘土层为主的岩层,岩层呈软塑至硬塑状,开挖后如不及时封闭,可能会引起开挖面坍塌。因此,开挖后,及时喷4~5cm厚混凝土封闭开挖面,缩短分部开挖的循环时间,尽快安设格栅钢架并喷混凝土封闭成环,有效改善支护及围岩受力状态,防止初支变形过大或底部隆起,引起严重坍方。
(2)、施工流程
通道出入口暗挖段施工流程见下图所示:
施 工 准 备
确定施工方法
采取辅助措施
改变开挖步骤,顺序
修改支护参数
初期支护
开 挖
施工监控量测
是否符合量测数据管理基准
防 水 层 施 工
二 次 衬 砌
结 束
修改施工方案
否
是
(3)、开挖及初期支护
①、上部开挖及支护
9
施工工艺流程
暗挖通道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
开 挖 土 方
初 喷 混 凝 土 4~5 c m
施作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
复喷混凝土达设计要求
进 入 下 一 循 环
通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上部开挖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对地层进行加固后,采用人工开挖并预留核心土,人工翻碴至下台阶,,由测量人员控制中线水平,施工中须做到不欠挖,控制超挖,且开挖轮廓线要圆顺,以减小应力集中。
初喷:在开挖后立即进行,以便尽早封闭拱部暴露面,喷射混凝土厚4~5cm。
格栅钢架:格栅钢架按要求制作,安设时清除浮土,拱脚夯实或垫木板,,纵向设φ22连接筋,其环向间距为1m,交错布置。在喷混凝土后,。
挂网:采用φ8钢筋,网格15×15cm,×1m的网片,铺设在格栅钢架背后位置,密贴围岩并与格栅钢架牢固连接。
喷射混凝土:采用PZ-5-1型潮喷机喷护,第一次喷射厚度4~5cm,架立好格栅钢架后,从钢架腹部打入下一循环的超前管棚,封好管口,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10
拱脚锚管:在拱脚处设2根锁脚锚管,采用风钻直接顶入,用高压风清孔后,再压浆。
超前小导管作业
钻孔:小导管采用风钻钻孔打入,超前小导管选用φ42×4mm钢管加工而成,,顶部切削成尖靴,尾部焊接垫圈,。超前小导管在起拱线以上沿拱部周边轮廓线设置,超前小导管从钢架腹部空间穿过,外插角在7°~12°,尾部与钢架焊接成一体。
注浆:为保证注浆质量,注浆前孔口要严密封堵,采用双液注浆泵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浆液配合比视地质情况及现场试验确定,保证浆液扩散互相咬接,以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②、下部开挖及支护
下部开挖每一循环进尺视围岩的稳定性情况定为1~,下部落后于上部3~5m,仰拱随下部一起开挖。开挖时,沿通道下坡作一排水沟,作为通道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初期支护仰拱同下部边墙的初期支护同时施作,使支护尽早成环,尽早承担通道周边围岩应力。。并注浆加固。
下部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