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灭火器的构造.docx

格式:docx   大小:3,43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灭火器的构造.docx

上传人:艾米 2022/4/22 文件大小:3.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灭火器的构造.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灭火器的构造
方式可分为:贮压式、外置储气瓶式、内置储气瓶式三种形式。外置储气瓶式和内置储气瓶式主要应用于干粉灭火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性能安全可靠的贮压式干粉灭火器逐步取代了储气瓶式干粉灭火器。储气瓶式干粉
灭火器的构造
方式可分为:贮压式、外置储气瓶式、内置储气瓶式三种形式。外置储气瓶式和内置储气瓶式主要应用于干粉灭火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性能安全可靠的贮压式干粉灭火器逐步取代了储气瓶式干粉灭火器。储气瓶式干粉灭火器较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构造复杂、零部件多、维修工艺繁杂;在储存时,此类灭火器筒体内干粉易吸潮结块,如若维护保管不当,将影响灭火器的安全使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平时不受压的筒体及密封连接处瞬间受压,一旦灭火器筒体承受不住瞬时充入的高压气体,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目前这两种结构的灭火器已经停止生产,市场上主要是贮压式结构的灭火器,像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等都是贮压式结构,如图3-13-1所示。
        手提贮压式灭火器主要由筒体、器头阀门、喷(头)管、保险销、灭火剂、驱动气体(一般为氮气,与灭火剂一起充装在灭火器筒体内, MPa~)、压力表以及铭牌等组成。在待用状态下,灭火器内驱动气体的压力通过压力表显示出来,以便判断灭火器是否失效。
        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应手提灭
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到火场。在距燃烧处 5 m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射软管,则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在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过程中要注意,如果在室外,则应尽量选择在上风方向。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结构与手提贮压式灭火器结构相似,只是充装压力较高而已,,二氧化碳既是灭火剂又是驱动气体。以前二氧化碳灭火器除鸭嘴式外还有一种手轮式结构,由于操作不便、开启速度慢等原因,现已明令淘汰。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结构如图3-13-2所示。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结构与其它手提式灭火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只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充装压力较大,取消了压力表,增加了安全阀。判断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否失效一般采用称重法。标准要求二氧化碳灭火器每年至少检查一次,低于额定充装量的95%就应进行检修。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m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
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º~90°。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则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电气火灾时,如果电压超过600V,则应先断电后灭火。
        注意,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时宜佩戴手套,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以防止手被冻伤。在室内狭小空间使用的,
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二)推车式灭火器
        推车式灭火器结构如图3-13-3所示。
        推车式灭火器主要由灭火器筒体、阀门机构、喷管喷枪、车架、灭火剂、驱动气体(一般为氮气,与灭火剂一起密封在灭火器筒体内)、压力表及铭牌组成。铭牌的内容与手提式灭火器
的铭牌内容基本相同。
        推车式灭火器一般由两人配合操作,使用时两人一起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燃烧处,在离燃烧物10m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喷枪(二氧化碳灭火器为喇叭筒)并展开喷射软管,然后握住喷枪(二氧化碳灭火器为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人快速按逆时针方向旋动手轮,并开到最大位置。灭火方法和注意事项与手提式灭火器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