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拧螺丝钉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并能从一类具体工具的工作特点中观察出 轮轴的结构及特性,初步建立轮轴的概念。
知道轮轴能省力,并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拧螺丝钉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并能从一类具体工具的工作特点中观察出 轮轴的结构及特性,初步建立轮轴的概念。
知道轮轴能省力,并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知道轮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能识别出轮轴。
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操作螺丝刀拧螺丝钉,能观察到轮轴的结构及特性。
会用提供的器材组装“轮轴”实验模型,并能利用它探究“轮轴是否省 力”和“怎样更省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录实验结 果。
继续学习正确使用拉力计进行测量,并准确读数。
情感与态度:
在操作螺丝刀的过程中体验工具使用的优点和乐趣。
在自主探究轮轴省力实验中,享受科学探究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学会在探究中,小组成员之间如何合作。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提供的器材组装轮轴实验模型,并自主设计实验,发现运用 轮轴能省力的作用。
难点:能理解螺丝刀的结构与轮轴实验模型结构以及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能通过前后两个实验的比较中,发现“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四、 教学准备
轮轴实验设备每组一套。
每组保证两把大小不同的螺丝刀和一块预先钉有多个螺丝钉的木块。
(注意木质均匀且有一定硬度)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轮轴
教师谈话指出:提出:现在谁能把这枚螺丝钉拧进木块?
(指名一学生徒手拧一下,发现拧不动。)
教师即引出:我们可以使用这样一种工具(出示),它叫螺丝刀。
2、 拧螺丝钉的活动。
教师提供至少两把大小不同的螺丝刀,点一名学生操作。
教师介绍桌上实验器材,提出实验要求:(1)使用螺丝刀将螺丝钉拧进木 块中,注意观察他是怎样使用螺丝刀拧螺丝钉的;(
2)使用大小不同的螺丝刀 拧螺丝钉,有什么不同?
学生汇报操作情况及体会。
根据学生描述拧螺丝钉的时候是用螺丝刀的“刀把带动刀杆一起转 动”,可以指出:像刀把这样比较粗的我们可以叫它“轮”,像刀杆这样比较 细的叫做“轴”,通常,用轮带动轴一起转动来工作。
然后请学生进一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也是和螺丝刀一样这样工作的。
(提示:以书上提供的实例补充)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
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板书:轮轴 简单机械)
根据学生谈到的操作体会中,使用螺丝刀能比较轻松地拧进螺丝钉, 大螺丝刀似乎比小螺丝刀能更轻松地拧进螺丝钉,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并 进而指出:看来拧螺丝钉当中好像也藏着一些秘密啊!值得我们去探究探究。
板书课题:拧螺丝钉的学问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探究轮轴的特点
“使用螺丝刀拧螺丝钉真的能省力吗? ”并将问题转化为“轮轴是否省 力”。
指出可以用一个实验模型来模拟螺丝刀,并指导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一 个大轮和一个小轮组合固定在一起,即“轮轴”。然后引导观察弄活轮轴各部 分与螺丝刀“刀把”和“刀杆”之间的对应关系:
轮一一刀把
轴一一刀杆
引导学生根据轮轴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