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早产儿的护理常规
一定义
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9d)者。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1000~1500g的婴儿。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的婴儿。
二保暖——维持体温稳定
1适宜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室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65%,并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
2早产儿的中性温度一般在32~36摄氏度,体重越轻者。周围环境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因此,早产儿往往需要置于暖箱中保暖,暖箱温度见表:
三呼吸的管理
早产儿易出现的呼吸问题
呼吸急速:早产儿呼吸频率可以不均匀,但持续性呼吸频率超过60|min,为病理性,称为呼吸急速。
呼吸暂停: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短暂的呼吸停止,但呼吸停止超过15s,就称为呼吸暂停。
呼吸困难:出现胸骨下窝、锁骨下窝、肋间隙软组织凹陷,即:“三凹征”。当婴儿吸气时,会用力尝试张开可能有病变的肺部,这时可以观察到,肋间皮肤受牵扯而向内凹陷。
呻吟:当肺的顺应性,要保持肺内气泡张开,患儿就要闭上声门,用力呼吸,就会产生一种如哀鸣样的声音,在呼吸时出现。
发绀:肢端发绀有时可在正常新生儿中出现,中心性的发绀则为呼吸问题。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1保持适宜的体位
2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通畅
3必要时给予胸部物理治疗
4轻柔有效的刺激,防治呼吸暂停
加强监护:包括仪器监护、医师护士的密切观察。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颈部姿势自然,置轻度伸仰位以减少呼吸道梗阻。
刺激呼吸;发生呼吸暂停时予托背、弹足底、出现青紫需要气囊给氧。
药物治疗
其它治疗
氧气供应
1一般吸氧:包括头罩吸氧、鼻导管吸氧和暖箱吸氧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3机械通气
4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
四合理喂养
早产儿营养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支持接近于宫内生长率的最佳饮食,而不给生长发育中的新陈代谢和排泄系统增加压力。
营养的需求:
能量摄入:出生第1天30kcal/(),经后每天增加10kcal/(),直至100-120kcal/()
脂肪、糖、蛋白质需要量按比例分配。
其它:同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
喂养途径和方法:
1经口喂养:是最好的营养途径,适用于吸吮、吞咽功能较好的早产儿
2胃管喂养:适用于吸吮、吞咽功能不协调的小早产儿。
3十二指肠喂养:适用于潴留较明显和频繁胃食管反流的患儿。
乳类选择:母乳对早产儿的免疫、营养和生理方面都更为有利。对无法母乳喂养者,可选用早产儿配方乳。
1喂奶间隔时间:见表
肠道外营养:对肠道内喂养耐受性较差者,要同时辅以肠道外营养。
五预防感染
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