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1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是在学生学会了表内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
数的口算、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为避免机械重复训练,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展示菊花花会的盛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巧妙引入“12×3”怎样计算的问题,突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计算方法的迁移,在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自然的引出学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找出解决“12×3”的不同算法,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在练习中,设计了“小动物诊所”“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作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3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让学生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例 1 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口算 12╳3的 . 方法,有这样两种方法:(1)12+12+12=36( 2)10╳3=302╳3=630+6=36;然后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进行计算,出现以下两种方法:学生对于第一种方法只是凭感觉,说
不出来为什么,但是第二种方法学生却可以依据口算的方法说出算理。这两种方法实际上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算理依据,第一种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书写形式。在计算教学中,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也就是为什么这样计算。算理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它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在下面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
么这样算,这样算的已经是什么。为了让竖式变得更加简洁,简便可以写成第
一种竖式的形式。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说明在第一种方法中,个位
2表示 2
个一, 2╳3=6, 6 表示 6 个一,十位 1╳3=3,1 表示 1 个十乘 3 是 3 个十,表示的是 30,所以写在十位上。在这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明确算法。 (1)12( 2)12╳3╳由此可见,数学上的算理是为算法提供理论指导,而算法是使算理具体化。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4
本节课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