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肺复苏的新措施新进展
概 念
心跳骤停: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有效搏动停止,心脏排血功能突然终止。表现为: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电图:心室颤动、心室静止、电-机械分离
指南的变迁
1956年:19年
初始除颤能量 2 J/kg 2 — 4 J/kg
后续的剂量 4 J/kg > 4 J/kg < 10 J/kg
儿童除颤剂量
为儿童使用 AED 目前包括婴儿
2019(新):如果尝试使用 AED 为 1 至 8 岁儿童除颤,施救者应使用儿科型剂量衰减AED(如果有)
如果施救者为心脏骤停的儿童实施心肺复苏,但没有儿科型剂量衰减 AED,则可使用普通 AED
对于婴儿(1 岁以下),建议使用手动除颤器,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需要儿科型剂量衰减 AED,如果二者都没有,可以使用普通 AED
儿童除颤剂量
理由: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儿童除颤的现有建议剂量进行重大更改
使用单相波形时,2 J/kg 的首剂量可消除 18% 到 50% 的心室颤动病例,没有足够证据可用于比较提高剂量的成功率
病例报告的记录是最高使用 9 J/kg 的剂量进行成功除颤,且没有副作用
需要更多研究
固定能量和增强能量
2019(未更改 2019 版本的内容):
尚未确定首次电击或后续电击的最佳双相波能量级别,故无法针对后续双相波除颤尝试的所选能量给出确定的建议值
根据现有证据,如果首次双相波电击没有成功消除心室颤动,则后续电击至少应使用相当的能量级别,如果可行,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
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
2019(重新确认的 2019 版建议):
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有 AED时,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 AED
在医院和其他机构使用现场的 AED 或除颤器治疗心脏骤停的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尽早使用准备好的 AED/除颤器
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有两名或三名施救者在场,应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拿到除颤器
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 3 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
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
理由:
如果发生心室颤动已有数分钟,心肌将耗尽氧气和能量,进行短时间的胸外按压可为心脏输送氧气和能量,提高通过电击消除心室颤动(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性
两项研究证明了先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先给予电击的好处,虽然在给予电击之前进行 至 3 分钟的心肺复苏并不能提高心室颤动的整体存活率,但是从呼救到急救人员抵达时间为 4 至 5 分钟或更长时,先进行心肺复苏的策略确实可提高心室颤动患者的存活率
电极片位置
理由:
新的数据证明,四个电极片位置(前-侧、前后、前-左肩胛以及前-右肩胛)对于治疗心房或心室心律失常的效果相同
同样,为便于进行培训,美国心脏协会课程传授的默认位置仍为 2019 版指南中建议的位置
没有研究直接评估电极片或电极板的位置对除颤成功与否(以恢复自主循环为标准)的影响
装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体外除颤
2019(新):
前-后以及前-侧位置通常是使用植入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患者可接受的位置
对于使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起搏器者,放置电极片或电极板位置不要导致除颤延迟
应该避免将电极片或电极板直接放在植入装置上
2019(旧):
如果通常放置电极片的位置有植入式医疗装置,电极片应距离该设备至少 厘米
装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体外除颤
理由:
与 2019 版本中使用的语气相比,该建议语气略显柔和
如果电极片过于靠近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则在除颤后对应装置可能会出现故障
一项研究证明,如果将电极片放在距离上述装置至少 8 厘米以外的位置,则不会损坏装置的起搏、检测或捕获功能
单极起搏的起搏器尖峰可能会使 AED 软件混淆,并妨碍心室颤动检测(进而妨碍给予电击)
向施救者传达的主要信息是注意电极片或电极板相对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放置位置不应该导致延误除颤
胸前捶击
2019(新):
胸前捶击不应该用于无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
如果除颤器不是立即可用,则可以考虑为有目击者、监护下的不稳定型室性心动过速(包括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胸前捶击,但不应因此延误给予心肺复苏和电击
机械心肺复苏装置
多种机械心肺复苏装置已成为近期临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