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生学号 0121003920702 实验课成绩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纳税实务开课学院管理学院指导教师姓名周朝阳学生姓名谭江学生专业班级财务 1001 班 2011 — 2012 学年第 2 学期实验报告填写规范 1、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 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 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本实验报告书写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管理学院实验课程。 3、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报告外, 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在课程全部实验项目完成后, 应按学生姓名将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 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 并给出实验课程成绩。 4、学生必须依据实验指导书或老师的指导,提前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基本原理及方法, 了解实验内容及方法, 在完成以上实验预习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将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5、学生应在做完实验后三天内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评阅。 6、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 同时要认真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 教师应将批改好的各项目实验报告汇总、装订, 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附表: 实验成绩考核建议观测点考核目标成绩组成实验预习 1. 对验证型实验,考察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预习情况 2. 对于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着重考查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对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的认识程度,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20% 实验过程 1. 是否按时参加实验 2. 对实验过程的熟悉程度 3. 对基本操作的规范程度 4.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5. 实验原始记录的完整程度 6. 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本操作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精神 30% 结果分析 1. 所分析结果是否用原始记录数据 2. 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 实验结果分析是否合理 4. 对于综合实验,各项内容之间是否有分析、比较与判断等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和现象分析的能力; 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事实求实的精神 50% 实验项目名称纳税实务软件(千城平台)操作实验者谭江专业班级财务 1001 班同组者实验日期 2012 年5月 25日一、实验目的、意义 1、结合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对中国现行税制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纳税实务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纳税人的经济业务和各种凭证,计算各税种应纳税额和办理纳税申报。 2、通过实验,深化、巩固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在专业素养方面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严谨客观的工作作风,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态度。 4、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单位、从学生角色到会计人员角色的适应期与调整期。二、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平常上课所学的税法知识以及会计方面的基本能力,利用各个税法的计算公式求出各应纳税税额,然后登记入账,最后检查试验结果。三、实验内容及要求税收实务自我测试与税收实务引导学习的操作基本相同。在税收实务自我测试中,学生在练习时,看不到答案或帮助。只有在完成题目,点击退出按钮时,才会显示正确答案及所得分数。税收实务引导学时实时实时实习的结果。税收实务自我考试与税收实务自我测试的操作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自我考试的结果教师要通过教务管理的成绩管理模块来查看。教师设置税收实务系统的标准题(标准题为:判断题、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实操题,通过系统完成出题,学生进入考试,成绩自动生成。四、实验方案或技术路线(只针对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 本实验分成两大模块:(1)税收理论学习,该模块主要是从税法知识上对各个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的确定、应纳税额的计税、税收优惠、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等知识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国现行税收法规;(2)税收实物操作,该模块又分为学生自我测试、自我考试和实验考试三个子模块。通过系统提供的仿真资料,让学生模仿企业的办税员实施纳税申报,让学生对税法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多媒体税收实务教学系统》是一个多媒体税收实务辅助实验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弥补税收实务实验耗时多、枯燥、老师批改、考核困难等缺陷,有效地提高了税收实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利用《多媒体税收实务教学系统》提供的税收理论和法规以及仿真纳税人的资料、数据, 让学习经过自我学习、自我测试和自我考试多个环节的联系和操作,进一步熟悉各项纳税实务,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动手能力。五、实验原始记录(可附加页) ( 程序设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