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奥迪swot分析.pdf

格式:pdf   大小:49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奥迪swot分析.pdf

上传人:diqiuren3210 2022/4/25 文件大小:4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奥迪swot分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华东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长三角地区,奥迪汽车经销商的密度也
是全国之最。奥迪能保证很高市场占有率与这种发达的销售网络是密
不可分的。
2、奥迪营销劣势分析
(1)品牌形象的塑造受到制约奥迪在销售数量和网络建设上已远远领先其在全球豪华车市场最主
要的两个竞争对手奔驰和宝马,但是与此不相称的是,奥迪的“豪华
车品牌形象”常常被消费者所忽视。上世纪 80、90 年代,汽车对中
国家庭而言仍旧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私人甚至商务消费比重很小。而
由于国产的背景和深厚的政府资源,奥迪逐渐蜕变成公务用车的首选,
“官车”称谓由此而来,保守、稳重、尊贵也成为奥迪在中国公众中
的固有形象。由于我国“富人阶层(包括 IT、通讯、娱乐、地产等行
业)的迅猛发展将成为将来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 “官
车” 形象对这些人而言过于保守,这严重影响奥迪在这一类群体中
的销售。
(2)经销商的销售服务不够全面
随着汽车销售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用户消费理念的日
益成熟,经销商的服务成为汽车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服务大战中要想
取胜,品牌形象是关键。除了要做好所代理产品的品牌宣传。经销商
更应注重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创建自有服务品牌。经销商在销售服
务方面不够全面,很多经销商在企业文化宣传中往往是几句口号性的
文字,缺乏系统性和进一步的提炼深化和概括。也有部分销售服务人
员还是一贯的以产品为中心,销售方式单一,效率不高。尤其是售后
跟踪服务环节还很薄弱,经销商对用户的定期提醒、主动询问和对投
诉的处理等方面做得不到位,对售后服务的不够重视,导致汽车售后
服务的满意度整体水平不能得到提升。
2、 奥迪营销威胁分析(1) 新进入者的威胁
在轿车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新进入者极为少见,因为技
术壁垒、资金壁垒和政治壁垒等。但是这两年汽车行业的持续火爆导
致了一些没有涉及过汽车行业的企业也要奋力一搏,有代表性的有比
亚迪等大型民营企业,他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2)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目前轿车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很多,奥迪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宝马和奔驰。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
马公司的历史始于 1916 年,总部设在幕尼黑。公司最初是一家飞机
发动机制造商,1917 年还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1918 年更名巴伐利
亚发动机制造股份公司并上市。80 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弓|擎
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
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 20 名。宝马也被
译为“巴依尔”。宝马公司的全称是“Bayerlische Motoren Werhe AG”,
BMW 就是 Bayerische MotorenWerke的缩写。
奔驰。奔驰汽车公司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厂家,以生产高质量、高性
能的豪华汽车闻名于世。它创立于 1926 年,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斯图
加特,雇员总数为 18.5 万人。年产汽车 60 万辆。主要产品有轿车、
戴重汽车、专用汽车和客车等。时至今日,戴姆勒奔驰公司已成为一
家很大的集团控股公司,下设四家子公司,梅塞德斯——奔驰汽车股
份公司是其中最大的子公司。1998 年,与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合并
成“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4、奥迪营销机会分析
(1)中国消费市场的转移
“中国汽车市场结构重心发生了根本性转移,未来汽车市场的增长
潜力主要来自二三线及以下的市场。这种市场转移需要汽车企业根据
自身特点寻求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对二三线市场的有效把握是汽车
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过去汽车合资企业对一线市场做了许多调研,
但对二三线市场的理解还处于相对比较肤浅的状态,其实二三线市场
与一线市场有很大不同,因此企业需要花相当的精力做充分的市场调
研,才能获得相对精准的认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