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说课角的初步认识.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说课角的初步认识.docx

上传人:xgs758698 2022/4/2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说课角的初步认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寺坪小学 王丽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的认识角。本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寺坪小学 王丽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的认识角。本节课主要是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比较角的大小。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这个内容,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呢?
一、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
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曾经有过观察物体的学****体验,学生觉得在长方体、正方体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可以说对于角的认识他们是比较模糊的,只是直觉中感觉角应该是尖尖的,另外学生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所以,我觉得角的认识首先应该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并在这节课当中发展他的认知水平。由此,我在教学导入的环节,运用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儿童化的语言“认认老朋友”引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逐个地呈现出来,而后又从学生以及认识的三角形出发,把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形成一个新的图形,这个图形就是角。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接受角的形象。这样的教学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另外正确的角的出示也有利于学生对角的概念的形成。角虽然出现了,但并不代表学生就已经认识了。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了解学生基础的环节“关于角,你听到过或者知道些什么?”,学生究竟有怎样的基础呢?这个基础对于后续的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也就是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切合学生实际的才是对学生有意义的。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
当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在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的活动,直观感知“角”。这个活动学生喜欢,既能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起他们参与学****的热情与积极性,为学生的继续学****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它也是相当熟悉,但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意义上的角,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他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沿,或是转角的地方,就是角。”而这些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是本课的学****起点。 从实物中抽象角,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们安排了及时的观察、对比与发现,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及时设计“判断”练****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