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2,13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才艺人生 2022/4/25 文件大小:2.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转贴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人类认识宇宙的发展历史
“地心说”——“日心说”——星系——时空区域扩大到150—200亿光年。
2、天体的类型及天体系统
(1)理条件,可以在卫星上进行各种实验。
太阳能是地球最重要的能源,但是,绝大部分能源不能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科研课题。
3、矿产资源(目前已知的矿产资源有哪些,分布在哪个星球?)
全部的元素和60种矿藏及3He能源都分布在月球上。
三、保护宇宙环境
1、太空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终止的航天器、意外的碎片、宇航员的垃圾,相对速度很大,轻轻碰撞也会造成重大的损害。
2、太空垃圾的清除
推到其它轨道、带回地球等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自转
公转
绕轴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1恒星日
1恒星年
轨道特点
————
椭圆轨道
速度
角速度
15°/h(两极为0)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线速度
由赤道到两极递减(两极为0)
1、地轴的空间指向: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自转方向: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
3、自转和公转的周期: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23°26ˊ,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是66°34ˊ。
掌握图
思考:在黄赤交角不变,地轴的空间倾斜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地球公转一周有什么会发生变化。
(黄道与地球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
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365d5h48min46s(一回归年)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一、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1、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特点: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始终平分赤道。
判别: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
昼弧、夜弧的概念
2、太阳高度角:是区分昼与夜的标准,在昼弧上太阳高度永远大于零,在夜弧上太阳高度永远小于零,在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3、昼夜交替的意义:周期为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使地表温差不大,提供了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思考: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产生原因的区别?(现象公转也能产生,更替是自转产生的)
二、地方时: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1、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区时:个时区都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3、关于时区和区时明确以下问题:
已知一地经度,可以求这一地所在的时区。
已知一地区时,可求另一地区时,
时区和区时的规定是理论上的计时方法,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个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如印度采用半区时,我国采用北京时间等等。
N
12﹕00
24﹕00
6﹕00
18﹕00



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150/小时)
例题:北京与兰州的地方时差是49分44秒,已知兰州的地理经度为103°53′,北京的地理经度是多少?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向原因:惯性——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注意交代:地转偏向力随速度和纬度增大而加大偏转。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
偏向规律:北半球——右偏(右手定则)
南半球——左偏(左手定则) 赤道——不偏
举例:大气中的气流、大洋中的洋流、河流及远距离运行的炮弹都会偏向。
自然事例,水在进入下水道时是旋转而下的;台风是一个旋转的云团。在地球上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固、液、气)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
力而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练****用实线画出下列物体运动的真正方向(注意判断方向时人与物体运动方向同向)。
四、补充及扩展
1、时区计算:(1)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
所得余数<°,相除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时区号则在整数+1
(2)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区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