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对威廉·德雷《历史哲学》的通俗阐释.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威廉·德雷《历史哲学》的通俗阐释.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17/2/23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威廉·德雷《历史哲学》的通俗阐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威廉· 德雷《历史哲学》的通俗阐释历史析学是析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威廉· 德需的《历史析学》被黑格尔的《历史析学》掩盖了光辉,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认威廉· 德需对历史析学的贡献。该书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分( 第一章至第四章) 讨论批判的历史析学中的若干争论问题, 后半部分( 第五章至第八章) 则从不同方面区别了历史析学中的两个体系-批判的历史析学和思辨的历史析学。威廉· 德需在这木书的前半部分讨论了近几年来历史析学问题的几个争论,分别是: 历史究竟是不是科学, 历史的理解与解释, 历史是否具有客观性, 唯心主义对实证主义的多方面的话难以及历史中的因果判断问题。而且全书始终贯穿着实证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 作者列举了双方各自的论据。木文则基于该书着重阐述的争论的第二个问题- 历史是否具有客观 h}。在此之前, 我们先来阐述一卜该书对“历史”的界定。一、对“历史”的解读对于“历史”一词的析学角度解释多种多样,但是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件的过程,即该事件的时间, 地点, 人物, 背景, 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 这也是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第二种认为历史指的是历史学家的研究活动木身, 也就是有某种确定课题的研究。很显然, 这是析学家研究的对象。与这两个角度相对应,“历史析学”也被区分为“思辨的历史析学”与“批判的历史析学”。前者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事实; 后者则以“历史研究活动”为对象, 也就是搞明白历史研究是干什么的, 它的性质是什么, 诸如此类, 这就是该书前半部分要完成的任务。而作者区别这两种历史析学体系, 并不是为了支持哪一种, 而是要概述各体系的要义, 这就是木书后半部分的内容。对于“历史”, 该书在第二章提出了它的四个界定- 当然这些界定都是存在争议的-“过去”、“人类”、“人类活动”、“社会意义”。所谓的“过去”就是己经发生过的事情, 这是从时间性上来界定;“人类”是从主体性上来界定,也就是说,历史是人的历史, 自然事件没有历史;“人类活动”作为历史的一个限定,也就是说某个事件要成为历史,必须对主体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意义”则是从价值上来界定历史, 即只有产生一定社会意义的过去的人类活动才是历史。后面两种界定争议颇多, 尤其是最后一点, 是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历史的客观性”问题的一个分歧所在。威廉· 德需只是列举了这四个界定, 并没有明确定义历史的概念。接着, 为了进一步讨论“历史”, 德需还将历史与科学作了比较。二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 那就是都需要对事实进行“解释”, 只不过二者解释的对象不同, 前者解释的是人的事实, 而后者解释的是自然事实。解释要依赖一定的规律, 但是历史只是消费规律, 而不是制造规律。换句话说, 就是历史解释所依赖的规律是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比如物理学和化学。但是,历史解释中的规律是不是也像科学中的“普遍规律”那样,适用于一类事件呢? 对此,围绕着“历史事件的唯一性”,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展开争论, 以奥瓦克肖特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认为历史事件是唯一的, 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事件, 因此就不能用实证主义所谓的“普遍规律”来解释历史事件。那么历史学家该如何解释历史事件呢? 奥瓦克肖特提出“连续系列”,也就是说历史学家要想真正理解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列举出两个事件之间的所有事件。但是实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