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第2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ppt

格式:ppt   大小:1,432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2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4/27 文件大小:1.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2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第1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一节 光和色的基本概念
一、光的概念

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在380~780nm的电磁波


物质的颜色主要是由于物质中的电子在可见光作用下发生π→π*(或伴随有n →π*)跃迁的结果。

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微粒性两重性质。
光波的波长λ、频率υ与光速C的关系为:C =υλ 光速C = 3×1017nm/s
光子的能量E与光的频率υ的关系为:E = hυ= hC/λ 普朗克常数h=×10-34 J·s。
根据可见光(400~760nm)范围,一个染料分子内部电子跃迁所需的激化能
最高为:E = hC/λ=×10-19 J
最低为:E = hC/λ=×10-19 J
×105 ~×105 J·mol-1能量范围内产生激化状态的分子才有颜色。
第二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
第7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三节 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一、共轭双键系统与染料颜色的关系
深色效应: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
浓色效应:染料的吸收强度εmax增大。
染料分子的共轭双键系统中共轭双键越多,为深色效应和浓色效应。
 例如:
第二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00 285 384
吸收强度lgεmax
返回第2章目录
第8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三节 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第二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可以看出共轭双键越多,染料的颜色越深。
又如:
返回第2章目录
第9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三节 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二、染料分子的同平面性对颜色的影响
在共轭体系中,如果分子的平面结构受到破坏,π电子相互重叠的程度就会降低,这样会影响光的吸收,产生浅色效应。
例如:
第二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
第10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三节 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如果有机化合物的共轭双键系统被单键隔离,如:—CH2—、—NH—、
—NHCO—、—NHCONH—、—SO2—、—S—等基团,将共轭双键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从而使共轭双键系统变短,而且由于围绕单键的旋转引起分子平面结构的破坏,将导致浅色效应。
共轭双键系统被—NHCONH—隔离,染料的双键数目虽多,但分子共轭双键系统中断,染料为浅色。例如:
第二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
第11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三节 染料分子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三、共轭双键系统上极性基团对染料的颜色的影响
如果在染料共轭双键系统上引入—NO2、—NO、—N=N—、=C=O、—CN等具有吸电子性的发色团或引入—OH、—OR、—NHR、—NR2、—NH2等具有给电子性的助色团,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即深色效应;而且染料的吸收强度也增大,即浓色效应。若在染料共轭双键系统上同时引入吸电子基和供电子基,则效应更明显。
例如:
第二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返回第2章目录
第12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一、溶液的性质的影响
有色有机化合物在溶剂极性大的情况下,一般为深色效应。因为一般π→π*跃迁激发态在极性溶剂中比较稳定,激发能较低。
例如:苯酚蓝
第四节 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第二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分子的左边是供电子基,右边是吸电子基,激发时电子发生转移。变成:
激发态在极性溶剂中比较稳定,因而产生深色效应。
同理,染料在纤维上的颜色也会因纤维极性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同一染料上染不同的纤维时,在极性高的纤维上呈深色效应,在极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