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个人学习资料
观事实与这段话的矛盾。他是湖南湘乡人,
清代没出过大官,后来有许多。因为他喜欢提拔乡人。
所以有许多老乡。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
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我并不希望当大官,只希望
当君子。当君子最重要,一个条件是勤俭自持。最后说: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
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真是名言呀。这是治世之名言。所以我们看
现在富二代问题,好像不知道怎么教育,曾家早提出了
答案。有钱也得穷着养。
他有名言说:“古语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以吾
观之,衣亦不如故也。”他有名联:“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这样人生才生机盎然。还说:“受不
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穷不得,就不
可能成就非凡人生。安贫乐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除了穷,有没有哪种说时容易做得难的事呢?
最后不经意地给他提出一个忠告,要节欲节劳节饮
食。三戒:一是戒多言,二是戒怒,三是戒忮求。言多
必失,不无端发怒,戒嫉妒戒掉贪婪。
他的好学优点体现出来了,说出缺点,拜了两位老
师。一是唐鉴(安静)一是倭仁(自省)。后者是他的觉
得,教他写日记,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不容易原谅别人,
把对的记得清楚,错记得不清楚。错过两天就忘了。唐
鉴提一个方法,果然拯救了他。说起来一个字,但是操
作性强。静。唐鉴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
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静不下来, 一切都是
空的。问题在浮,静下来才有改过的可能。曾国藩说:“既
而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两言,盖对症下药
也。务当力求主静,使神明如日之升也。 即此以求其,继继续续。”“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
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
皆然。”
曾国藩觉得“天下滔滔祸乱未已,吏治人心,毫无
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诚
朴,道之以廉耻,则江河日下,不知所届……不若自习勤
劳,犹可稍求一心之安”。
特立独行,是傲,睡懒觉就是惰。
早起有三条好处:一是时间多了,就算比别人活得
长;二是思路清晰,工作有效率;三是勤就能养成一个
人优良的品格。
他的家训中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勤在个人,
养生,儿子体弱,常写信告诉他不要吃药,他一生不相
信吃药,药能治人也能害人。他的方子是饭后要走千步
以上,扫屋清地,沏茶倒水,早起耕作,多种菜蔬。这
些对养生。②勤在个人养品,引发其他优良品格的形成。
要五勤手脚口脑事,多问,多思考,一定能明白儒家仁
义之道。
33 岁时,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物极必反,引发了
他的家庭危机。他在翰林院当翰林。工资不高。再加上
他出身一农民家庭,本来就穷。花了血本上了学,端了
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个呀。欠了一屁股的债。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京城居大不
易呀。他非常拮据。终于时来运转,开心极了,上半年
升官了,侍讲,工资高点。下半年来了肥差,去四川乡
试做主考官,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着呢。这是出公
差。另有差旅费与资助。考中的得谢师宴呀。没见过这
么多钱呀。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呀。真高兴呀。立刻拿
出一千两寄回老家。写一封长长的家书。汇报一下这个
快乐的人生际遇。最后还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付银
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
戚族之用。”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分给亲戚族人,这
个想法不说怎么样,钱是寄回去的,本应有发言权,寄
给父亲的,应该是父亲决定怎么花。但他一高兴忘了。
郑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计划。结果,父亲看过没生气,
没觉得过分,就这样划分了。不代表别人没意见,弟弟
们意见大。六九弟气愤之下,两人写信给大哥强烈抗议。
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主要有三条:一是寄钱回来是曾
家的钱,不是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人?二,六百两还
债,你知道欠多少吗?刚好一千两。三,寄钱回来,老
爸还在,得他说了算,你这样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
里?这几个弟弟是他带大的,常训他们,看到信,本会
写信教训他们,可是这时他写了更长的家书。这是他有
名的一篇。“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