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论村镇银行授信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策略.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村镇银行授信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策略.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2/28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村镇银行授信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策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村镇银行授信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策略近几年,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下行周期, 正在从中高速扩张向质量和效益调整, 步入增速调整、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今年乃至未来几年,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叠加引发的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将会层出不穷。面对实体经济整体下滑, 行业经济效益疲软, 企业经营亏损严重, 必将给银行业带来重重困难, 特别是村镇银行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清贷难、收息难、压降难等的风险。信用风险不容忽视, 在授信业务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内控建设方面 1. 组织结构。村镇银行是否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 是否明确决策层、监督层和高级管理层以及其他所有与风险和内部控制有关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 2. 目标管理。村镇银行是否确定内部控制目标, 以明确本行依据内部控制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内控政策目标是否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贯彻执行; 是否保证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3. 政策制度。村镇银行是否制定书面的内控政策, 规定内部控制政策的方针和原则; 内控政策是否与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相一致; 是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是否体现对不同地区、行业、产品的风险控制要求; 是否传达到相关岗位的员工、指导员工实施风险控制; 是否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保持适当性和有效性。 4. 信用风险管理。村镇银行信用评级制度和方法以及信用额度的确定是否合理; 对集团客户和关联贷款的管理方式是否科学; 资产质量监测制度和报告体系以及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是否合理; 资产质量认定程序和标准是否科学; 资产质量基本情况和分类结果是否准确。 5. 内部控制措施。村镇银行是否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各项业务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在一级法人内保持统一的标准; 是否定期对政策、制度和程序进行评价和修订; 是否适时地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与修订,内部控制政策与措施覆盖各主要风险点; 是否建立相应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各级的管理责任明确;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督促职能部门整改; 是否制定发生意外事件和紧急情况的预案,有关预案内容完整、措施切实可行; 是否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的设施、设备和系统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二、信贷投向方面主要检查村镇银行信贷投向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是否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授信工作, 严格把握行业准入、环境评价、能耗审查等政策界限; 从严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贷款审计重点是否发放异地贷款,是否向小微企业、涉农产业倾斜等等。三、信贷资产质量方面 1. 村镇银行董事会、高管层是否建立明确机制进行安排与职责分工,确保各级分支机构和各管理部门形成清晰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否制定并及时修订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管理政策、操作实施细则、授权体系或业务操作流程; 制定的贷款分类制度,是否符合《贷款风险分类指引》提出的标准和要求, 并与《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具有清晰、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 2. 村镇银行信贷资产分类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分类知识和业务素质; 岗位设置、人员安排是否满足分类工作的需要。 3. 村镇银行是否开发和运用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操作实施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其运用结果是否准确。 4. 村镇银行对贷款进行分类的频率是否达到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