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我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doc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不仅要适应金融环境剧烈变化的需要, 还要更好的履行自身的新职能这就不仅要求人民银行在其内部形成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更要求人民银行不断完善和创新其内部审计制度, 使内部审计跟上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脚步。
 
一、我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制度的缺陷
(一) 审计价值未能得到重视和挖掘, 内部审计的地位难以真正确立。一般观念认为, 审计作为服务部门并不能创造价值和利益, 对于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未能充分挖掘审计在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中的价值, 未能重视和发挥内审为银行“增加价值”的作用, 而只是人民银行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 没有直接参与监督管理中央银行业务应有的地位。
 
(二) 内部审计目标以查错纠弊为主, 满足于真实性、遵循性等基础要求, 审计职能未能全面发挥。监督服务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 内部审计人员应是银行经营和管理的顾问,而不是单纯的监督者。长期以来, 我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仅仅局限于检查各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证实各种报表数字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往往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经营活动事后的检查上, 而对事前分析和事中监控重视不够。
 
(三) 内部审计考核系统不健全,严重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随着我国内部审计制度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一套有效评估内审机构工作质量, 评价内审工作人员绩效的考核系统必不可少。而目前我国人民银行缺少统一的考核标准, 不利于内审部门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和自我评估, 难以找出不足, 加以改进和提高。
 
(四) 审计理论和技术方法落后单一, 审计内容陈旧, 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我国人民银行的内审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审计人员大多沿用传统的审计理论和操作方法, 主观判断多, 科学方法少, 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 严重影响了审计效率和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少科学实用的审计操作指引, 即缺少从总体现划到审计计划、记录、评估、测试、报告、后续审计这一循环的每一环节、每一层面的具体详尽的规定。
二是审计人员目前大多采用现场审报表、查凭证、找问题的传统审计方法, 除了利用微机做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外, 其他工作如查找审计依据、查看数据信息等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这与飞速发展的人民银行信息化水平极不相称, 更无法胜任一些复杂的审计项目。
 
(五) 审计队伍整体素质有待全面提高。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
浪潮的到来, 以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 现代人民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发生了实质的变革。加之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频繁波动, 导致金融风险剧增。为了防范风险, 适应中央银行的新职能,人民银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就有可能导致某些不规范的行为相伴而生, 无疑加大了审计监督和风险控制的难度和责任。这就迫切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技能。
 
二、完善我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制度的措施
(一) 建立新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 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目前, 审计部门是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部门和执行机构。人民银行总行要建立由一把手主管的内部审计部门, 负责研究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及主要的内审业务领域。总行设内审司, 对行长负责, 对下实行垂直管理。总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