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黄浦江“市轮渡”的变迁.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浦江“市轮渡”的变迁.doc

上传人:沧桑一梦 2022/4/3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浦江“市轮渡”的变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浦江“市轮渡〞的变迁
从2021年5月19日开始,上海轮渡民丹线停运,临近的歇宁线航班已做临时调整。这已是今年以来上海轮渡第2次发出停运公告。停运的原因,正是因为要将一个个百年渡口修葺一新,和45公里滨江贯穿相得益彰。  目其是上午7点左右,候渡的乘客就早早排起了长龙。那时,轮渡就是上海的“生命线〞。
  截至1993年,,日平均客运量100多万人次。每天早晚顶峰,百万市民过浦江的场面甚是壮观,最繁忙的陆延线一天的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
  “那时,一到迷雾天,半个上海都瘫痪了。〞有市民回忆,只要一到雾天,轮渡就开得特别慢,大家焦急地等在轮渡站,队伍会排出几百米长,相当壮
观。江上的渡轮一边开,一边敲钟,提醒其他船舶避让。有时候雾太大了,船也会“迷路〞,开到对岸一看,已经离开码头“八只脚〞。1987年甚至还发生过一
起因大雾酿成拥挤踩踏的伤亡事故。后来,政府出台了一个正式文件,因为恶劣天气轮渡停航、误点,由此造成市民上班迟到的,不计迟到。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上海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1991年,第一座跨江大桥南浦大桥通车后,又先后建设了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延安东路隧
道、大连路隧道、复兴东路隧道、翔殷路隧道等越江设施。一个由桥梁、隧道和轮渡组成的立体化的越江交通新格局形成了,昔日拥挤喧嚣的渡口渐渐冷清下来。
  不过,隧桥开通的初期,人流并没有迅速分流,轮渡依旧红火了一阵。以前出租车过江,无论是大桥还是隧道都是要乘客付费的。人们为了省钱,还流行
过一阵“打车加摆渡〞的出行方式。再往后,助动车大军成了摆渡的主力军。刚开始时,不少乘客对助动车上了渡船不熄火意见很大,一辆车的尾气排放比抽几根香
烟还要厉害。后来,红极一时的上班助动车大军也逐渐退出了摆渡的“主力阵容〞……
  岁月流转,往事如烟。曾几何时,轮渡是上海市民唯一的过江工具,呜呜的汽笛声夹杂着人间百味。如今,辉煌不再,记忆犹存,轮渡还在我们身边,又仿佛离得很远。
  事实上,如果单纯作为交通工具来看,轮渡已经失去了一局部价值。今天,人们又欣喜地发现,除了交通功能,轮渡还成了许多外地游客体验上海风情的选择。通过新一轮的统筹规划,今后的轮渡或许可以成为既能满足日常需要,又能承载上海记忆的窗口,续写辉煌。
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在黄浦江上坐船摆渡,往来于浦东浦西,那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即使老上海也很少有人知道,黄浦江上的第一班渡轮是何时起航的。 这要从一个多世纪前说起,上海第一班轮渡是从当年的浦西铜人码头开往浦东的东沟。第一班渡轮 最初黄浦江上还未有轮渡的开行,只有小舢板往来于两岸。据上海的史志记载,早在明清时期,黄浦江边就有渡口,江面上就漂着舢板、划子。上世纪初的黄浦江,上海的先民摇划子往来于两岸 大约 20 世纪前后,上海的近代化、城市化的进程提速了。1901 年,一个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把两辆小汽车开进了上海;1908 年 3 月 5 日,上海的第一辆有轨电车正式通行了,从静安寺驶向外滩; 而上海轮渡起航的日子曾经有个小小的历史误会——据载,1910 年的 12 月 5 日,是上海黄浦江上第一班轮渡开航的日子。然而最近有关专家经过考证后发现,历史记载有误。 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人按照阴历纪年法,上海黄浦江上第一班轮渡的开航是在满清王朝宣统二年的 12 月 5
日,而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是按照阳历的纪年法,所以从阴历换算成阳历的话,上海轮渡第一船开行的日子应该是 1911 年的 1 月 5
日。历史误会在 100 年以后才得到了更正。 对广阔乘客来说,黄浦江上哪一天开始有了渡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黄浦江上一天也不能没有轮渡。 其实黄浦江上第一班渡轮的开航在当年来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在当年的报刊上也没有登载这样的消息。当年一家从事河流、道路等市政建设的机构,浦东塘
工善后局为了接送员工上下班,而租用了一条小轮渡,航线是从外滩铜人码头到浦东东沟。由于这个单位的员工人数不多,也就顺便让一些需要过江的人上船,收取一点渡费,后来过江的人多了,并且有利可图,就开展成了收费的轮渡。
直到1911年的1月5日,轮渡正式营业,于是这一天就成为了上海轮渡的历史性开端,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历史上的一件小事成就了未来的一件大事。铜人码头 说起当年轮渡的起始点铜人码头,现在早已不复存在,那么当年的铜人码头又在那里呢? 其实铜人码头的得名和英格兰人巴夏礼有关,巴夏礼是英国的外交官,1856 年,他代理广州领事时,制造了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85
年巴夏礼死于北京。5 年后,南京东路外滩树立起了一个 6 米多高、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