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试论余华的活着.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余华的活着.doc

上传人:junjun2875 2017/3/2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余华的活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余华的《活着》分类: 工作产物[ 原创] 2006-01-04 00:24 [ 张晋瓮] 余华在八十年代主要从事先锋文学的写作, 实验性很强; 进入九十年代, 他关注的重心逐渐转向民间,开始对一些小人物进行贴进生活本身的观察和审视,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以平实坚忍的民间视角来反映严峻而艰难的现实生活的可能途径。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底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 1995 年前后,也就是《活着》这篇作品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活着》是余华作品由先锋文学向传统的美学和生存哲学归顺的标志。首先, 让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 1997 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在回眸身后,这时就会发现, 那实际上在 1995 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余华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个宣言的出现恰恰是在他继《活着》之后, 另一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 1995 年,就会发现余华唯一兼有现实主义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这篇轰动一时的《活着》。《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 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 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 1995 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坛并非鲜见。 1980 年以后露面的作者,都曾经被贴过“先锋”这样的标签或打过“先锋”之类的旗号,不过他们在 90 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只是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还要久一些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活着》是作者在进行先锋文学试验过程中思想、灵感枯竭的时候, 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大多数优秀作品一样,是一种偶得,或说是一种运气。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 《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仅是像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作者在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仅仅是在练笔,实验。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惯而已。然而,这并不妨碍作品的伟大和其蕴涵的深刻意义。一、“活着”的意义《活着》以一种渗透的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很沉重的小说。可是,这种沉重却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主人公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 实际上, 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 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心扉。(一) 活着是艰难的活着是艰难的, 生存是充满苦难的, 当一系列的苦难, 有时甚至是永无休止的苦难就像无穷无尽的风一样袭向人的生存之旅时,人会怎么样?人应该怎么样?人能怎么样?这是人在面对活着、面对生命、面对存在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