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名词解释:
1、学习过程中: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老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指教师把知识技能等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知识、客观事物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是它们之间意义性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学生所学的材料应该是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条件: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2、论述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答:(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
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2、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3、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与趋势。4、自我效能感:又称自我能力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5、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6问题情境: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7、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和刺激物。8、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9、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型曲线。
简答题
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答:(1)内部因素:(2)外部因素:2、学习动机种类有哪些?答:(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与低级的学习动机。(2)根据动机作用的就暂以及它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问接性动机。(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答:(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2)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4、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答: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二是个体的归因方式。(1)个体成败的经验。(2)个体的归因方式。5、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答: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二者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的。
论述题
1、论述需要层次理论及其教育含义。答:(1)需要层次论的基础内容,需要论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要:(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教育含义①教师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时。②个体要有一个有秩序、规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③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以爱。④学生具有好胜心、求成欲、自尊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心愿。?答:(1)学习动机的培养①利用学习动机与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进行表扬和批评。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认知结构:是指学习头脑里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和组织,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3、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