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doc

上传人:可卿 2022/4/3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
杜琳琳 蒙小燕 【摘要】诸城琴派在我国古琴发展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国内影响最大的北属琴派。诸城琴派的发展,逐渐演变为北支系和南支系两个支系,南支系发展演变为同样对中国古琴史影响重大的梅庵比如《捣衣》中乐曲大幅度的进复以及迅疾的退复。
(二)基于琴之“品性”

诸城派受金陵、虞山派的影响较深,声音清疏、雅淡,乐曲中鲜有密集的音型。相比之下,梅庵派很注重彰显音乐的表现力,正如成功亮所论述的:“他(指王燕卿)并不固守古谱的一种弹法,在指法的运用上作更改和调整,重视琴乐的旋律性音乐性,进一步发挥轮指在琴曲中的演绎和风格表达中的作用①。梅庵派的徐立荪频繁运用轮指、双音等,使乐曲充满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之感。张育瑾在演奏时惯用单音,左手所拿捏的进退吟猱的分寸也与诸城派声音疏密有别的影响因素。

左手走音的方式会对琴音韵味的浓淡产生影响,比如张育瑾左手取音时动作简洁,进复、退复、绰上、注下都中规中矩,波澜不大,因此音韵淡雅平和;徐立荪左手走音频繁,运指往往营造出陡峭、起伏的跌宕之感,指法上的“撞”也因制造了琴弦幅度的动荡而产生出丰富的音响效果,音韵充满了激荡和浓烈。
(二)气息的松紧度
乐曲气息的松紧是通过乐曲气息快慢来表现的,张育瑾的演奏总体上气息平稳,没有明显的快慢之别,正因如此,乐曲意境疏松辽远;徐立荪演奏的气息充满了紧张和急迫感,营造出来的意境紧凑密实,在演奏《捣衣》时,乐曲刚一开始就用迅疾的节奏来衔接音与音,再结合吟猱音、突起的单音等技法,使整个乐曲浸***在紧凑和迅捷的气氛中。
(三)基于琴之“品意”
梅庵派的诞生标志着古琴的传统品意发生剧烈转变,创始人王宾鲁所成长的清末时期社会思潮动荡,不断受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冲击,传统音乐也未能幸免。王宾鲁顺应时势,对传统曲调进行调整,曲风更加生动明快,更能被凡俗时人所接纳。他认为正因为古琴经典,值得传扬,才需要不断地注入时代的生命力,增强表现力,而不是固守师承到的琴风。因此他将富于表现力的技法和抑扬顿挫的音节融入琴声,意在彰显古琴琴音的表现力,音乐幅度变化大,节奏快慢对比鲜明,较之诸城派所坚守的“品意”,已然大相径庭。
二、诸城琴派与梅庵琴派思想之对比
诸城派和梅庵派对待古琴的思想观念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诸城派深受金陵和虞山派的影响,视琴乐为文化,并认为演奏琴乐就是修身养性,因此坚守固有的传统和风格。相比之下,梅庵派将古琴视作琴的一种,致力于探究古琴乐的表现方法,竭力凸显古琴乐表情达意的功能,比如徐立荪在《论音节》中将古琴音乐概括出高低、轻重、快慢三要素。高低属音、轻重和快慢属节。将诸城派与梅庵派进行对比,二者各自的侧重点一目了然,诸城派将古琴视作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古琴的演绎以修身养性为依托;梅庵派将古琴视作具有时代性的音乐艺术,因此讲究表现力的彰显,拒绝被传统道德所拘。不难看出诸城派的根基是传统的琴乐品味,不赞同对音乐性的刻意追逐,梅庵派则敢于打破传统古琴乐的藩篱,以增加琴乐的音乐性为目标,强调在琴乐中融入激昂的情感、力度和节奏。
三、总结
诸城派与梅庵派萌发自不同的文化土壤,因而各自的艺术品味和旨趣追求也不同。诸城派诞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