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doc

上传人:熙凤 2022/4/3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申 琳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两大思路

(一)中介目标法框架下的中介目标选择
自从中介目标出现在货币政策框架中以后。理论界对于选择哪些经济变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探讨便没有停息过,起锚”的作用,方便社会公众观察和判断货币当局的言行是否一致,以防止货币政策制定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与中介目标的选择

(一)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
对于货币政策的效应,一般认为,在经济收缩阶段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加速作用小于在经济扩张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减速作用,这种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被称为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是对称的,并且对称性是十分完美的,但随之而来的“大萧条”马上动摇了这一信念,在1929年美国经济开始衰退之后,虽然短期名义利率迅速下降到1%以下,甚至接近零水平。但是就在“如此扩张”的货币政策下,经济衰退的趋势仍然持续到1934年才得以遏制。于是,经济“大萧条”促使人们产生了“非对称”这个衡量货币政策不同作用机制的概念。它表明,即使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过热增长,扩张性货币政策也无法摆脱经济的恶性衰退。

(二)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与中介目标效力的内在逻辑
对于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框架,如果没有适宜的中介目标,那么也很难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效果,这是一个基本的理论命题。那么,对于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而言,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基本判断:在治理通货膨胀时,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中介目标较好的发挥了效力,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著;而在治理通货紧缩时,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中介目标效力低下甚至失效,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微弱。这便是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与中介目标效力之间简单的内在逻辑。至此,找出导致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的原因,并从中解析出中介目标的作用,将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效力,消除非对称性




的关键。近年来的理论界研究为解释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由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经济行为主体预期形成和作用方式不同,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和消费者的乐观情绪比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的悲观程度低,或者说企业和消费者在经济萧条期间投资和消费更为谨慎。
第二,是存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上的各种信贷约束,这些信贷约束只有当货币政策紧缩时,才能够成为紧约束,并且发挥实际作用。也可以说,信贷融资占主导的融资结构,容易造成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
第三,是经济当中存在各种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例如价格粘性和工资刚性等,使得价格在经济扩张期间向上变化的灵活性高于经济收缩期间向下变动的灵活性。

三、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与中介目标的效力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得到了一些国内学者的验证与支持。陆军和舒元结合两步估计程序法对货币供给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短期内对产出有影响,且其影响呈非对称性特点;刘金全利用时变参数模型,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分析,发现其对价格的冲击是顺周期与反周期的交替,且具有非对称性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指出货币供给量对物价的影响比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