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财务人员怎样对账与结账
1、每日
结账。在每日业务终了时,应结出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本日余额。在分设“收入日记账”和“支出日记账”的情况下,在每日终了按规定登记入账后,应结出当日收入合计数和当日支出合计数,然后将有衔接,总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各种账簿之间的这种衔接依存关系就是常说的勾稽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以通过账簿的相互核对发现记账工作是否有误。一旦发现错误,就应立即更正,做到账账相符。
账簿之间的核对包括以下内容:
核对总分类账簿的记录。按照“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总分类账簿各账户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之间存在对应的平衡关系,各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和贷方余额合计也存在平衡关系。通过这种等式和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总账记录是否正
确、完整。这项核对工作通常采用编制“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对照表” ( 简称“试算平衡表” ) 来完成,其格式见表 1—24。
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总分类账各账户的期末余额应与其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之和核对相符。
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核对。如前所述,我账。现金日记账必须每天与库存现金核对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也必须定期与银行对账。在此基础上,还应检查库存现金总账和银行存款总账的期末余额,与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末余额是否相符。
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例如,会计部门有关实物资产的明细账与
财产物资保管部门或使用部门的明细账定期核对,以检查其余额是否相符。核对的方法一般是由财产物资保管部门或使用部门定期编制收发结存汇总表报会计部门核对。
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账实核对的内容主要有:
(1) 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是否相符 ;
(2)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
(3) 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
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相符等。
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财产物资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耗 ;
财产收发过程中由于计量或检验不准,造成多收或少收的差错 ; 由于管理不善、制度不严造成的财产损坏、丢失、被盗 ; 在账簿记录中发生的重记、漏记、错记 ; 由于有关凭证未到,形成未达账项,造成结算双方账实不符 ; 以及发生意外灾害等。因此需要通过定期的财产清查来弥补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结账
结账是一项将账簿记录定期结算清楚的账务工作。在一定时期结束时 ( 如月末、季末或年末 ) ,为了编制会计报表,需要进行结账。结账的内容通常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 ; 二是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
结账的程序
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
根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