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中医饮食营养学清热剂详解演示文稿.ppt

格式:ppt   大小:39,512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饮食营养学清热剂详解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qinqinzhang 2022/4/30 文件大小:38.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饮食营养学清热剂详解演示文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饮食营养学清热剂详解演示文稿
当前1页,共61页,星期一。
(优选)中医饮食营养学清热剂
当前2页,共61页,星期一。
茭白(《本草图经》)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4.白带:水芹12g,景天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当前19页,共61页,星期一。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大便溏薄不宜多食。
芹菜含铁量较高,,所以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佳品。芹菜叶所含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比茎多,可以食用。
【按语】
芹菜食嫩茎,冬春间作各种菜肴,味香美。久食能清火,阴虚火旺者适宜。芹菜有青茎旱芹(根茎青绿色,短小)和白茎水芹(根茎色白、粗而高大)两种,药效以青茎者为优。
当前20页,共61页,星期一。
茄子(《本草拾遗》)
【基原】为茄科植物茄的果实。
【异名】落苏、茄瓜。
【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当前21页,共61页,星期一。
【应用】
1.肠风便血:经霜茄连蒂,烧存性,研末,每日空腹温酒送服,或茄子煨熟,酒渍,暖酒空心分服。(《圣济总录》茄子酒)
2.小便不利,水肿:茄子晒干研粉,开水送服0.6g,每日3次。(《食物与治病》)
3.黄疸肝炎:紫茄数斤同米煮饭,连食数日。(《食物与治病》)
4. 脘闷酸胀,食欲不振:茄子300g,香菜5g,蒜片5g,酱油、食油、盐少许,先将茄子煸炒后,加入调味料,最后放上香菜末。(《传统膳食宜忌》)
当前22页,共61页,星期一。
【按语】
此品为夏秋季蔬菜,品种较多。外形有圆、长之别,皮色有紫、白之异,但性能基本相同。茄子性寒,食时往往配以温热的葱、姜、蒜、香菜等。体质虚冷之人,慢性腹泻者不宜多食。
当前23页,共61页,星期一。
藕(《神农本草经》)
【基原】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肥大根茎。
【异名】莲藕。
【性味归经】甘,寒。入心、脾、胃经。
【功效】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熟用,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当前24页,共61页,星期一。
【应用】
1.上焦痰热:藕汁、梨汁各半盏,和服。(《简便单方》)
2.红白痢:藕500g,捣汁和蜜糖,隔水炖成膏服。
3.霍乱吐不止,兼渴:生藕30g,,研绞取汁,分三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姜藕饮)
4.肺、胃出血:藕250g,侧柏叶60g,捣汁,冷开水冲服。(《食物与治病》)
5.脾虚泄泻:嫩藕120g,煮烂熟,稻米500g,蒸熟与藕泥拌匀制糕,上撒白糖少许。《士材三书》)
当前25页,共61页,星期一。
【使用注意】
忌用铁器加工。
【按语】
藕新鲜,清脆爽口,为清暑生津之佳品。热病及其病后都宜,有各种出血证,包括妇科出血更宜。藕还可加工成藕粉,用开水冲食,藕也常作为菜肴原料。
当前26页,共61页,星期一。
木耳(《神农本草经》)
【基原】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实体。
【异名】黑木耳、树鸡。
【性味归经】甘,平。入胃、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和血养荣,止泻痢。
当前27页,共61页,星期一。
【应用】
1.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疼痛,心神烦闷:黑木耳30g,水二大盏,煮木耳令熟,先以盐醋食木耳尽,后服其汁,日三服。(《圣惠方》)
2.内外痔:木耳3~6g,柿饼30g,同煮烂。(《食物与治病》)
3.新久泄痢:干木耳30g(炒),(炒),为末。每服9g,温酒调下,日二次。(《御药院方》)
4.贫血:黑木耳30g,红枣30枚,煮熟服食,加红糖调味。(《家庭食疗手册》)
5.眼流冷泪:木耳30g(烧存性),木贼30g,为末。每服6g,以清米泔煎服。(《普济方》)
当前28页,共61页,星期一。
【使用注意】
大便不实者忌服。
【按语】
木耳为寄生于桑、槐、柳、榆等树上菌属,其性质优劣,随其木而异。木耳营养丰富,是滋补强壮之品,被誉为“素中之荤”。它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如甘露聚糖、木糖等。其所含胶质可起到清胃、涤肠功能。木耳含钙与铁量较高。脂肪中还含有卵磷脂和脑磷脂,所以木耳既可以用于菜肴滋补强身,又可药用治疗贫血、便血、便秘等。
当前29页,共61页,星期一。
清热生津类
西瓜
【基原】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实。
【异名】又称寒瓜、夏瓜、水瓜,西瓜汁又叫天生白虎汤。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入心、胃、膀胱经。
【功 效】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
当前30页,共61页,星期一。
【应用】
1. 暑热伤津。阳明热甚,舌燥烦渴,或神情昏冒,不寐,语言懒出——暑热病热盛津伤:西瓜剖开,取汁一碗,徐徐饮之。(《本草汇言》)
或用三皮饮:西瓜皮、冬瓜皮、黄瓜皮煮水,加糖、乌梅少许,以清暑利尿解渴。
2. 口疮、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