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项链教案[2].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项链教案[2].doc

上传人:upcfxx 2022/5/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项链教案[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项链教案
1、掌握莫泊桑的相关知识,理解小说写作背景;
2、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
3、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
4、全面评价玛蒂尔德,讨论人物命运和性格的关系;
5、拓展学生的思维,从小说中汲取教训;
教学?(前后四人一组,讨论时间3分钟,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答复)(老师提示可以按情节开展顺序来)(精品文档请下载)
(1)序幕部分(借项链前的描写)
(可以划出描写马蒂尔德心理的词语)
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她的梦想和现实之间有着锋利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不实在际的物质和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精品文档请下载)
(2)“借项链”部分
“犹豫不决”、“不断问”——没有见到项链时的不安;
“心跳”、“发抖”、“出神”——发现钻石项链时的冲动、神往
“迟疑”、“焦虑”—-担忧对方回绝时的犹豫不安;
“跳”、“接”、“亲”、“跑"——得到允许后的兴奋
作者通过一系列神态、动作描写刻画她在借项链时的几个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提醒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精品文档请下载)
(3)“失项链”部分
舞会上的四个“陶醉” (心理描写)
长期以来的梦想得到实现,这种欣喜假设狂、忘乎所以正反映了她极度膨胀的虚荣心
(4)“赔项链"部分
提问:十年的艰辛有没有让她彻底清醒过来?
第104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说明她没有悔过,可见其虚荣心是如何深化骨髓、根深蒂固
(课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多表达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
老师小结: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人类一种普通的心理状态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句传统老话,却充分表现了虚荣心常常使人做出没有理智的不成熟的行为虚荣心是最害人的,要想让自己活得快乐、轻松,必须从心里认清它的本质,努力摆脱和远离它,脚踏实地的为理想而奋斗(精品文档请下载)
3、深化分析悲剧原因
然而,面对这跌宕曲折的命运曲线,面对这十年青春换来的砖石项链我们能否把玛蒂尔德十年的遭遇简单地归结于她的虚荣心呢,她其实也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姑娘,那么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在这里我想补充莫泊桑创作项链的背景(精品文档请下载)
(1)老师补充莫泊桑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开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腐败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经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莫泊桑写了不少作品挖苦揭露小资的庸俗、势利和虚荣《项链》就是其中精品之一,玛蒂尔德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精品文档请下载)
(2)讨论:其实在我们课文中也有这种社会风气的,表达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这种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