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中医).doc

格式:doc   大小:210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中医).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3/6 文件大小:2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中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毫针刺法毫针刺法, 是指利用毫针针具, 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袁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毫针刺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 能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多种常见病、多发病。一、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一) 消毒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渊具体消毒方法可参考邱茂良主编《针灸学》的相关章节冤。(二) 进针法进针时袁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右手持针, 靠拇、食、中指夹持针柄, 左手按压针刺部位, 以固定腧穴皮肤。具体的进针方法, 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切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3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 旨将欲刺腧穴两劳的皮肤捏起, 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 、夹持进针法一1一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袁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三) 行针与得气毫针刺入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要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 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 1 、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曰由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 、捻转法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四)留针与出针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证可酌情留针 15耀 30 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二、常见疾病的毫针刺法( 一)中风病中风病是以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 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临床按病位深浅以及病情轻重,分为中脏腑和中经络。中脏腑病位较-2- 深,病情危重曰中经络病位浅,病情轻,多无神志改变。本病的形成,主要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偶因忧思恼怒,或以劳累、房劳等因,致风阳煽动,心火暴盛,风火相并,气血上逆曰或因嗜酒,恣食厚味,脾虚痰热内盛,化火动风,风火挟痰上扰,蒙蔽清窍,发为中风。具体诊断标准参照 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的诊断标准。本病相当于西医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疾病。本节主要讲述中经络的毫针治疗。 1 、半身不遂治法: 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一般均刺病侧,也先针健侧,后针病侧,即“补健侧,泻患侧”的治法。取穴院百会、风池、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随证配穴院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天枢;语言不利加廉泉。特别提示: 急性期每日 1次,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隔日 1次, 每次留针 20耀 30 分钟, 10次为 1 疗程。风池穴深部为延髓, 操作时要针尖微下, 向鼻尖斜刺 耀 寸; 廉泉穴向舌根斜刺 耀 寸。 2 、口角歪斜治法: 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取穴: 颊车、地仓。随证配穴院按病情酌情配取牵正、下关、水沟、四白等穴。对于面部穴位, 初起单刺病侧, 病久可左右均刺。特别提示院每日 1 次,每次留针 20耀 30 分钟, 10 次为 1疗程。( 二)头痛临床分为原发性头痛与继发性头痛两类。针灸治疗主要应-3- 用于原发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需根据病因进行诊治。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不论感受外邪还是犯于内伤, 皆可导致头痛。外感以感受风、寒、热、湿邪为主, 内伤与肝、脾、肾三脏的阴阳失衡有关。此外,外伤跌仆,气血瘀滞,经络被阻,也可导致头痛。其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本病相当于西医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以及高血压、眼、耳、鼻等疾病引起的头痛。 1 、按头痛部位分经治疗治法: 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取穴: 太阳头痛渊后枕痛冤院天柱、风池、后溪少阳头痛渊侧头痛冤院率谷、悬颅、外关阳明头痛渊前额痛冤院上星、印堂、合谷厥阴头痛渊巅顶痛冤院百会、前顶、太冲 2 、按外感、内伤辨证治疗渊1 冤外感头痛治法: 取足少阳、手太阴经穴为主。取穴: 百会、太阳、风池、列缺。渊2 冤内伤头痛治法: 取督脉、足少阳、阳明经穴为主。取穴: 百会、头维、风池。随证配穴院肝阳头痛加太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