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1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精选4篇)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小 4 / 31
,思考一下,要读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1)查工具书,如《古汉语词典》。 (2)借助注释来理解。
(3)可以多读,联系上下文理解。 (4)结合插图理解。 (5)小组讨论,问同学。
,而后开展小组讨论。 ,教师指导。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方”的意思。 师:“方”是刚才的意思。
预设2:“善”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善”字是“好、妙”的意思。通过这个字的意思,悟出理解文言文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预设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足”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足”在文中的意思是值得。
预设4:文中的“巍巍”“汤汤”这些叠词有什么好处?
师:叠词的运用使诗文既呈现出一种音韵之美、富有节奏感,又使人物的感情得以酣畅淋漓的表达。这些词不仅让我们有了形象感,而且还让我们对锺子期的内心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训练语言。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高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及方法的积累,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便于学生释放已知,解决疑难,获得更多的新知。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31
“反馈组内不能理解的问题”环节,通过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词句的意思便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刚才探究的成果解释全文的内容,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五、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谈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和同学交流感受。 。 。 【设计意图】
讲故事是学生对文本言语再现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粗知文言文大意”的目标落到实处。 六、补充拓展悟情感
。 据记载,伯牙子期在一个中秋之夜的雨后因琴声偶遇,因音乐而相知,他们彻夜长谈,不觉东方发白。伯牙子期洒泪而别,他们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日再相见。春去秋来,当伯牙满怀期待的赶来与子期相见时,万万没有想到,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课件出示最后一句,齐读: 课件出示: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破琴绝弦”的行动感受伯牙内心之痛。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既是弹琴高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再看“破琴绝弦”的行为,有什么想对伯牙说的吗?
预设:(1)兴许你还会遇到像子期这样的知音呢?
(2)精美绝伦的瑶琴,你砸掉不可惜吗? (3)如此高的技艺不再弹,不感到遗憾吗?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31
师:伯牙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伯牙“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面对此情此景,仰天长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起读。
。 课件出示: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增广贤文》
这些诗句表达了同一个主题:知音难觅。
:这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锺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设计意图】
通过补充资料、教师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走进伯牙内心,体会痛失知音之情。通过历朝历代知音的名句积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影响力,体会知音难觅。在此基础上,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就很容易了。 七、对比关注编者意
(教材第96页插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疑问。)
一位是身居高位,集古琴家、作曲家于一身的琴仙。一位是戴斗笠、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