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类型和结构.ppt

格式:ppt   大小:6,415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类型和结构.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5/3 文件大小:6.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类型和结构.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类型和结构
第1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进入新课: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
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第14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单位膜模型
第15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静态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受到质疑
细胞膜是静止的,变形虫为什么会运动?
细胞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融合?
细胞为什么会生长?
推论:细胞膜应该是流动的
变形虫正在吞噬草履虫
第16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人细胞与鼠细胞为什么融合?
1、人的细胞表面为什么能标记上红色荧光素?
2、37℃40min后,细胞膜上的抗原蛋白重新分布说明了什么?
3、磷脂分子能否运动?
4、人细胞和鼠细胞融合实验反应了细胞膜的什么结构特点?
积极思维
第17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由于直接标记细胞表面的膜蛋白(抗原)十分困难,所以先标记抗体,再将有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注入到细胞组织中。
荧光素标记的抗体与细胞膜上相应的膜蛋白(抗原)结合,使得细胞膜表面能够标记上荧光素。
第18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资料六
1970年,费雷和埃迪登等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白质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融合。
实验证明: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第19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资料七 S. J. Singer & G. Nicolson 1972 根据免疫荧光技术、冰冻蚀刻技术发现双层磷脂分子中间存在蛋白质。
第20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小资料:磷脂分子的两链转速达1016次/秒,磷脂分子与周围分子互换达106次/秒。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即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
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第21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第22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
贯穿
嵌插
蛋白质
排布在两侧
第23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1、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有的嵌入、有的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体现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4、膜在结构特性上具有流动性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有保护和润滑、信息识别等作用。
第24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细胞膜的功能
保护作用:将细胞和周围环境隔开,维持了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
物质交换:有选择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养料,排出代谢废物(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信息交流: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
第25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26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第27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第28页,共34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时间和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结论
多种物质对膜通透性实验
对红细胞膜化学分析
红细胞膜的脂质铺展成单层分子的面积是原膜表面积的两倍
电镜下膜呈“暗—亮—暗”三层结构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分子结构模型。
膜含脂质
膜中含脂质和蛋白质
脂质双层结构
膜具流动性
流动镶嵌模型
1972,桑格和尼克森
1970年
1959年,
罗伯特森
1925年,
两位荷兰
科学家
20世纪初
19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