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劳动报酬过低不利于经济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劳动报酬过低不利于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妙玉 2022/5/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劳动报酬过低不利于经济发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劳动报酬过低不利于经济发展
胡放之 劳动报酬的高低是影响市场经济运行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市场机制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要素市场、商品市场等多重市场组成的。任何一个市场的不均衡将导致整个市场体系的不均衡。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升级。在第二条传导链中,收入水平对需求进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劳动力要素的供给表现出来。随着劳动力技术含量的提高,其所得到的工资必然相应有所提高,而高工资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吸引高技术人才,集中产业优势,生产高附加值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促使产业结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得到提升,应该说是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不过,总的来看,我国产业结构提升得并不快,而且也不尽合理。究其原因,还是与人们低工资水平有关。一方面,由于我国收入差距较大,高、中、低收入群体之间存在严重的消费断层。尽管高收入群体有消费高品位商品如汽车、住房、信息咨询、风险投资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但人数还是较少,规模不够大;最能带动消费上层次的中等阶层却还未形成,由于预期收入不稳定,他们的消费最为保守;而低收入者人数众多,他们的消费水平还处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水平,这种情况必然使企业生产受到消费的制约,并使技术、服务等徘徊在低档次上,以致产业结构演进缓慢。
另一方面,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十分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工资水平高的行业集中于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及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服务行业。而与此相对应,那些工资水平较低的行业多集中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应该说行业间工资差别的存在,对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不断重新配置劳动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国工资与劳动力配置、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不具有协调性,表现为大部分高级人力资本都配置在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由于相当多的企业工资水平低,人才流失,再加上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许多技术只是简单的模仿,生产中又主要倚仗的是廉价的熟练劳动力,以致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产品的品质也较低,产业结构处于较低的水平。

低劳动报酬支撑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综合实力不强,因此,要谋求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必然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建立在劳动力廉价这一要素禀赋基础之上。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表明,以低工资成本为依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确实对我国经济起飞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力量,其意义重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廉价劳动力所支撑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毕竟有限,以低工资成本作为扩大出口的竞争优势长期看也是不足取的。因为,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在国际市场上占的份额相对较小,所以,即使劳动力很低廉,也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太多的份额。另一方面,以低工资成本所换取的出口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沉迷于“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企业,是很难在和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吸引到人才的。而廉价的低端劳动力是以低成本的培训投入为基础的,这样的劳动力很难进行技术创新。因此,一旦技术优势丧失,“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因此,中国想要在国际市场上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在外贸中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就必须向资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