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转基因食品 PPT.ppt

格式:ppt   大小:4,776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转基因食品 PPT.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5/4 文件大小:4.6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转基因食品 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转基因食品 PPT
第1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概念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转基因食品
第13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营养问题
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可能会以一种人们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转基因食品
第14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对抗生素的抵抗
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转基因食品
第15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威胁环境
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转基因食品
第16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问。其实,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英国的阿伯丁罗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
1999年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目前尚有一些证据指出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
转基因食品
第17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安全性
但更多的科学家的试验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赞同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科学家们也都抱有很严谨的治学态度。
另外,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会使用农药来保证质量,而有些抗病虫的转基因食品无需喷洒农药。
转基因食品
第18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还有,一种食品会不会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没有受体和能不能被代谢掉,转化的基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  
比如说,我们培育的一种抗虫玉米,向玉米中转入的是一种来自于苏云金杆菌的基因,它仅能导致鳞翅目昆虫死亡,因为只有鳞翅目昆虫有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特异受体,而人类及其它的动物、昆虫均没有这样的受体,所以无毒害作用。
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
第19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993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原则——“实质等同”的原则,即: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各种主要营养成分、主要抗营养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成分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与同类传统食品无差异,则认为两者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如果无实质等同性,需逐条进行安全性评价。   在中国,国家科委于1993年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用于指导全国的基因工程研究和开发工作。2000年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8个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制订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
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
第20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致公党的看法:   
  中共党中央认为,转基因食物从1993年出现到现在仅10余年,并未经过长期的安全性试验,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⒈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在基因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影响抗生素对人体的药效,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   
⒉转基因技术中的蛋白质转移可能会引起人体对原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分割重组后的新的蛋白[1]质性状是否完全符合我们设想的需求有待考证;   
⒊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有可能增加和积聚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   
⒋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转基因食品是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人为使之在生存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这必将使自然生存法则时效性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且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更是不可逆转。
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
第21页,共35页,编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