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后感:有没有其他选择?
《信仰和创伤》之一:牛虻有没有其他选择?
这是第四次面对《牛虻》——小说、大学英语课本、电一影、话
剧。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年龄。每一次的接触都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伏尼契夫人那忧伤和一浪一漫的结尾一样打动我的读后感:有没有其他选择?
《信仰和创伤》之一:牛虻有没有其他选择?
这是第四次面对《牛虻》——小说、大学英语课本、电一影、话
剧。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年龄。每一次的接触都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伏尼契夫人那忧伤和一浪一漫的结尾一样打动我的心灵, 但
我现在觉得 “无论我活着, 还是死了 , 我都是快乐的牛虻” 这句话只能
算一半正确——只有死去、 而且是如此这般地死去, 牛虻才能算是快
乐的,至于他活着的快乐,那是一种符号。
我不想贬低暴力革命, 但我对暴力革命的价值却持怀疑态度。 尤
其是暴力革命鼓吹者经常怀抱个人仇恨并且无限扩大化。 所以, 我觉
得牛虻是一个病态的革命者。在“意大利的独立和自一由”之后是对
蒙坦里尼主教和上帝的痛恨。 这种痛恨是因为曾经热一爱一, 并且同 样一交一织着热一爱一。
有的时候,人必须直面选择。牛虻选择为革命而死亡,蒙坦里尼
主教选择上帝然后死于绝望。但是,人有时候却无法选择。琼玛能够
选择什么?她最后的对生活的一爱一看样子都要被牛虻的那封信带
走——马蒂尼能否安一抚泪眼婆娑、 悲痛欲绝的琼玛?话剧中的吉普
赛少女希塔能够选择什么?遭受匈牙利一奴一役的意大利除了暴力
革命,有没有其他选择?这些都是一个个问题。
因为年轻时的亚瑟是那么地信仰上帝、 信仰蒙坦里尼, 所以才会
在受伤之后如此痛恨; 因为年轻时候的琼玛是那么信仰革命, 所以才
会对“背叛”的亚瑟做出伤害之举;因为牛虻是那么地热一爱一蒙坦
里尼主教, 所以才会在受到欺骗之后始终耿耿于怀; 因为牛虻依然一
爱一着琼玛,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展示自己的创伤。
信仰和创伤,联系得如此紧密。
都说牛虻是坚强的,实际上他自己坦露过: “其实我的内心并不
那么坚强。 ”正因为他面对琼玛是一次次的欲言又止、面对蒙坦里尼
主教的真情流露,才使得牛虻的形象显得还算丰满。因为这些创伤,
也才使得这个病态的革命者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值得同情。
所以我在心里依然忍不住想问一个问题: 牛虻有没有其他选择?
当然,顺便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