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生姜泻心汤.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姜泻心汤.docx

上传人:和合 2022/5/6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姜泻心汤.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生姜泻心汤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①
注:《宋本》于“日三服”之后有如下文字:
释,并不是一个症状反应。那么胡老呢,把它解释为胃中停饮。“腹中雷鸣”呢,指的就是肠鸣,肠鸣声亢进,噜噜有声,啊这就是比较重了。那么古人啊,把这个解释为“水走肠间”。
“下利”,下利在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消化不良,因为消化道内的食物不能充分的吸收,造成的这么一种下利的情况。也就是说大便溏泻,但是又达不到“下利清谷”的那种程度。
那么“生姜泻心汤证”的病理,就是里虚寒证合并半表半里的热证伴有水实证,这应该说是寒热错杂的这么一个方证。那么这个方证和“半夏泻心汤证”和“甘草泻心汤证”主要的症状反应比较,差不多。因为它们这三个方子的药物组成也非常接近,只是有个别的症状反应不太一样,它们的病理呢基本上是一样的。
但是这个方剂在临床当中,胡老也特别强调过,这个方剂在临床当中容易出现“暝眩”反应。因为生姜泻心汤啊,可以这么理解:它在半夏泻心汤证的基础上,又表现为“下利”明显,再一个呢就是“干噫食臭”,这是它的两个比较典型的症状。但是这个方剂喝了以后,容易出现下利更严重的那种情况。
我在这方面有过教训,那么这个跟大家可能不止一次的说过了,我觉得这个医案对我来说,这一生都不会忘的。就是一个朋友的母亲来我这儿看病,她这个症状非常明显就是“半夏泻心汤证”伴有“干噫食臭”。后来呢我就给它生姜泻心汤,当时呢给它剂量也不小,十多克。后来呢我这朋友就给我打电话说:服了这个药以后,反倒是她那个大便泻得更厉害了。因为当时没有经验,在电话上我就跟他说:那么你就把药停一停。像这一类的情况,后来啊这个朋友还抱怨我:你看我母亲那样子,吃了你的药以后大便更厉害了,差一点拉到裤子里边,结果呢后来又吃了别人的中药,很快就好了。我当时觉得心里很别扭,到后来我想来想去,我就想好像胡老说过这一类的事,我又翻开胡老的讲座看了看,大家可以看一看胡老的那个讲座后边,专门有一小段就是论述这个方剂的“瞑眩”反应的。这个事呢对我的触动很大,后来再遇到瞑眩反应,就不像以前感觉那么意外了。因为什么呢?因为当时这个病人的症状太明显了,就是说很典型,她就是典型的生姜泻心汤证。当时出现了这种情况以后,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要如果说她这么典型的生姜泻心汤证,服了生姜泻心汤,如果说反倒是出现变证,那时候就是认为出现变证。如果是出现变证,那么我就得把经方理论重新去审视了。那时候真正这么用经方,自己逼着自己临床当中全去用经方,也是刚开始时间不长。那么通过这个医案以后啊,那个朋友好长时间,他一家人没有人在我这儿看病。现在这段时间,他家里人很多了,他自己的兄弟了、弟妹了,包括他父母亲及亲戚,甚至他的员工等等,最近一段时间几乎天天有人来我这儿看病。这也是时间长了以后,慢慢他又找了一个别的中医,在德州找了一个中医,吃了一段时间药。后来才发现,他说敢情他这药跟你这不一样,你这药下去就能治病,就见效,但他那药吃了几个月了,一开始有点效,后来慢慢的效果就不明显了。
5
从这个事以后,我就对这个瞑眩反应做了一些思考,后来慢慢地对这个瞑眩反应就抓住它的规律了。一个是什么?凡是这个方剂治这种证,但是服了这个方剂以后这种证反倒重了,你首先要考虑是不是瞑眩反应,这是其一;再一个,可以去辨病理,也就是说可以借助这个病人的病理再去考虑。有一个老太太,她是脑积水,后来,我给她的方剂是真武汤合上当归芍药散,结果她服了以后,每天下午会出现将近20分钟近似休克的(状态)。实际上那就是一种瞑眩反应,减减药量她就会情况好一些。还有的喝了真武汤以后嗜睡,一睡两三天,老是在那躺着睡,叫都叫不醒。这也是瞑眩反应,因为它们的症状都非常明显。这样哪,这个瞑眩反应在我们的心中的认识面就会宽一些,然后参照病理以后,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你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6
昨天有一个小病人,他父亲带他来看病。他是一个什么情况?他是前天晚上晚饭的时候,吃得比较多,他前一段时间感冒了,我给他小柴胡汤合上麻杏石甘汤,后来这段时间,这孩子吃饭猛吃,比以前饭量大了不少,特别是前天晚上吃得更偏多一些,到了下半夜就吐了,吐了以后就开始发烧。因为在我这看病次数多了,家里面放有小柴胡颗粒,他的父母就给他服了一次小柴胡颗粒,早晨来我这时候,体温还有点偏高,看着孩子也没有太大精神,后来我就给了他一剂大柴胡汤,3克左右。我给他做腹诊时候,按他胃部有点满的感觉,再加上前边他吃饭吃得多,偏于实证,就给了他一剂大柴胡汤,后边都是小柴胡汤。结果昨天把药拿回去以后下午服了药,昨天晚饭左右,他母亲又给我来电话,说孩子一直在发烧,这一天一直在发烧。也就是昨天晚上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