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绩效管理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
绩效考评的方法
企业绩效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考绩面谈技巧
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
绩效管理的比较研究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
白铭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任销售员。开始两年,由于缺乏经验,不了解市场和产品,他的销售业绩很不理想。但是,随着业务的熟练,以及与零售客户关系的建立,他的销售额开始大幅上升,到第三年年底时,通过与同事的接触,他估计自己的销售业绩是公司最高的。但是公司的政策是:不公布个人业绩、不鼓励相互比较,所以白铭并不能确认。
今年,他干得特别出色,9月底已经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但是经理对此却没有任何反应。白铭的心里有些不平衡,公司从来不告诉大家干得好坏,也无人关注销售业绩的变化,而同市另外两家中美合资企业都实行销售竞赛和奖励活动,并且通过评选销售明星让所有人都知道销售人员的工作情况。
白铭决定与经理谈谈,他主动向经历说明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日方经理却以公司的既定政策和文化特色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几天后,白铭辞职离去。
引导案例
员工离职的两大因素:
同一线经理不合
不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
根据统计,60%~70%的员工离职,很大程度上是跟最直接的一线经理,或者说业务经理、部门经理不合造成的。
动物选美比赛的启示
森林里的动物们准备进行选美大赛,很多动物都热心地积极报名参加。尽管动物们的热情很高,但是它们很快发现,如果没有一个选美的公认、统一标准,选美大赛就没有办法进行。动物们开始考虑制订一个统一的选美标准。
6-1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的含义与性质
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
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
绩效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
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
一、绩效的含义与性质
绩效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整个组织的绩效;二是指个人的绩效。
本章讨论的绩效主要指后者。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指工作的行为。
绩效的性质
多因性:指绩效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不是哪一个单一的因素就可以决定。其关系如下:P=f(K,A,M,E)
其中,P(performance)是绩效;K(knowledge)是知识;A(ability)是能力;M(motivation)是激励;E(environment)是环境,即工作的设备、场所等。
多维性:指绩效体现在多个方面,结果和行为都是考核范畴。
变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