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ICU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ICU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2/5/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ICU三管感染控制预防措施.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措施
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 :
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 ,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
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加强口腔护理,每 2〜、指导并协助术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
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 8 )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时,应更换
导尿管。 ( 9)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0)长期留置导尿
管患者,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不提倡频繁更换导尿
管。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 周 1 次,普通集尿袋 2 次/周,精密集尿袋 1 次/周。 ( 11 )应
每天评价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12 )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及时送检
病原体.
。 5 科室每月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做好持续改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3。 1 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
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 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 >38 ℃) 、寒
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2 置管时(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着装符合要求,认真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及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2)选择合
适的穿刺点。 (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 3 )消毒穿刺点皮肤。(4)选择
合适的导管。(5)患有疳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耐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3、插管后( 1 )应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 . (2)应定期更换穿刺点
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 2 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
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
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 5)患者
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 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 6 ) 输液管更换不易过频, 但在
输入血及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
应在 48h 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
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9)应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 10) 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及时送检病原体.
。 4 科室每月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做好持续改进
工作。 4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 :
。 1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手术后30 天以内,植入物手术后1 年以内发生的手术部位
感染 ,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 / 腔隙感染。
。 2 手术前( 1 )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2)充分控制
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术前高血糖。( 3)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4)若无禁
忌证,术前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