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海市污染场地
修复工程验收技术规范
(试行)
目 次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提交正式监测报告。
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工作由验收监测单位完成 ,环境监理单位应参加现场采样工作并对采样过程实施监理。
评估修复效果
在对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审核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科
学、实用的评价方法,评估修复效果,并做出验收结论 .若验收不合
格,应及时识别不合格区域范围,查找原因,尽快开展处理工作 ,并对原不合格区域重新进行验收监测和评估。
3
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由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施工单位根据验收
监测单位提交的验收监测方案和监测报告结果编制完成 ,该修复效果
评估结果应纳入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
制定
验收
监测
方案
现场
采样
与实
验室
分析
评估
修复
效果
开始
资料收集与分析 现场踏勘
明确采样布点方案 确定验收监测内容
编制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监测方案
确定采集流程
现场采样
开展实验室检测
建立评估方法
分析监测数据 评估修复效果
不合格
提出验收结论
合格
编制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结束
图 1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工作程序
实施处理措施
确定处理方案
查找原因
识别不合格区域
制定验收监测方案
验收监测单位在受到建设单位委托后,及时制定验收监测方
案,以全面指导修复工程的验收监测工作。
4
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
验收监测单位可收集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相关管理部门批复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
( 2)备案的场地调查和评估报告,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等设计文
件;
( 3)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记录等工程资
料;
4)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方案、环境监理实施细则以及环境监理记录等监理资料。
资料分析
验收监测单位应针对上述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以下
内容:
1)了解设计文件中确定的修复模式、修复技术、目标污染物、修复目标和修复范围;
(2)分析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中的修复工艺流程和施工进度计划
以合理安排验收监测节点;
( 3)在修复工程竣工验收前,审阅环境监理相关记录。
现场踏勘
验收监测单位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照确定的验收监测节点,提
前组织人员现场查看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完成情况或阶段完成情况 ,并
分析现场是否满足验收监测条件,为制定验收监测方案提供基础信
息.
5
确定验收监测内容
根据资料收集与分析结果,结合上海市场地相关技术规范 ,确定以下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内容 .
验收监测介质
污染场地修复范围内的土壤和地下水,或经异位修复处理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其它验收监测介质还应根据具体修复技术工艺确定。在回顾性评估监测中,还可包括场地内及其周边地表水、大气等介质。
6。 验收监测因子
污染场地修复方案中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当地下水异位修复达标后进行排放时 ,其监测因子除目标污染物外,还应包括国家或上海市相关废水排放标准中的主要监测因子。
6。3。 3 验收监测节点和范围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监测节点和范围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
方案中的修复模式以及修复技术确定。
。 1 验收监测节点
对于采取原位修复模式进行修复的污染场地,应在修复工程完
成后进行验收监测。
对于采取异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