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设计.doc

上传人:周瑞 2022/5/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设计
摘要
通过对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天平车辆段的设计回顾,总结了轨道交通建筑的设计特点以及如何实现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
轨道交通苏州 保护 发展 和谐。
1 天平车辆段选址
天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处于苏州城西天平村行政辖区范围内,位于向阳河以东、规划经二路以西、竹园路以北的地块内,段址以北是规划的木渎景区。该地块呈狭长方形,南北长约960m,东西最宽为320m,总用地面积约28公顷。其中北侧近一半的用地位于天平山风景区保护区用地范围内。因此,如何保护景区风貌,使车辆段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成为规划、建筑方案设计特别要考虑的问题。
2 主要功能定位
车辆段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可靠运营的重要基地,它担负着对列车和其他相关系统设备进行清洁、保养、维护和修理的重任,同时还具备对列车倾覆、碰撞、脱轨、卡轴、供电故障等紧急事故进行救援的能力,也是对轨道交通系统员工进行培训和再教育的重要基地。1号线天平车辆段是轨道交通网络中建设的第一个车辆段,同时兼顾2、3、4号线的厂、架修功能,因此,它在网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 设计概况
由于基地北侧约7公顷用地位于景区二级保护区范围,,其余用地位于外围保护区范围,因此车辆段建成以后对风景区的影响成为各级领导和专家尤为重视的问题。经过反复论证和多次的专家评审,最终确定的方案将大部分建筑移出二、三级景区保护区范围,同时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基地最高建筑为四层的办公培训楼。建筑风貌要求和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充分考虑从天平山俯瞰的景观效果。
4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设计在充分考虑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运营管理和节约用地等因素,将维修区、办公区进行了合理划分。办公区位于东侧临主要出入口,维修区位于西侧临出入段线,包括维修综合楼、物资总库、联合车库及运用库等,由南至北依次布置。总体布局充分考虑各系统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力求统筹兼顾、分区明确、互不干扰、联系简捷。
结合规划的情况,在基地的东面设置主入口,主入口位于规划经二路的西侧;在基地南端设置次要入口,通过约200m的通段道路与既有竹园路连接。


5 景观设计
天平山古称“白云山”,景观概念以“白云纷飞”作为设计主题。象征作为天平山景区新成员的天平车辆段为风景区带来的新意,也寓意着在这里的出发或到达的轨道列车所形成的和谐繁忙、有条不紊的工作景观。
景观设计总体布局以流线型形态作为景观布局的骨架,对入口、办公等重点区域的景观进行重点布置,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及明快的办公氛围。主干道两侧布置小品及行道绿化。铁道沿线布置低矮灌木、草地以保证车辆运行区域的视线通畅。其他开放区域采用密林与草地的结合,并因地制宜设置亭台楼阁等传统建筑元素,有聚有散,重点突出。局部营造微地形,使环境空间有收有放,富于变化要在现代景观中体现苏州传统园林“步移景异”的造景特色。


6 单体功能
车辆段根据工艺要求,共分为联合车库、运用库、运用库综合楼、办公培训楼、综合后勤楼等14栋单体,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米。其中主要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