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伦敦城市规划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1,71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伦敦城市规划分析.ppt

上传人:我是药神 2022/5/9 文件大小:1.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伦敦城市规划分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伦敦城市规划分析
20
规划内容的主要方面
城市布局方面
设计中规定把重工业和有害生产企业迁到居住用地范围以外。
交通方面 的城市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为后来许多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东京、韩国汉城等城市所效仿,但是在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没有成功的再现“大伦敦规划的辉煌”。分析其具体原因,除了严格立法以外(事实上并不是单纯的大伦敦规划在起作用,而是由一系列的法律体系和行动方案共同支撑了这个伟大规划的设想的实现),城市化的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1950年代前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明显的郊区化过程,这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分散产生了明显的推力作用),而所有这些大伦敦规划方案后成功的保障因素都没有被那些模仿城市所关注或获得充分的提供。包括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多轮规划中也一再地提出建立“分散组团”、“卫星城”、“新城”等思想,却一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其中的关键也在于上述原因。
规划存在的一些问题:
后来的实践发现,大伦敦规划同心圆封闭式的布局模式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人口疏散效果不明显、外围卫星城镇功能欠缺而缺乏引力、通勤距离过大、配套不足、新城投资巨大、新城人口大部分来自外地,在某些方面反而增加了对伦敦的压力、对6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估计不足、环路交通负荷过大等等。
在特大城市疏散问题方面与其他城市规划的比较
除了英国,西方许多特大城市地区在这一时期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探索了各自有效的道路,著名的有荷兰兰斯特塔德地区的规划、丹麦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华盛顿放射长廊规划、1970年代的莫斯科总体规划以及1960年代开始的大巴黎规划等,这些都是有机疏散主义的思想在特大城市空间、功能分布优化的中的经典,与阿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相比,各自有其特色与成败之处。在这里,主要提出的是与大伦敦规划的圈层状分散模式不同的,在1965年完成的“大巴黎规划”。在该规划方案中提出在全国各大区间平衡生产力的布局以疏散巴黎的压力,并通过在巴黎城市外围建设两条平行长廊和五个开发区来转移过于集中的功能。这是与大伦敦规划的封闭同心圆模式所截然相反的空间规划设想,在我看来是更为有效和长久的解决特大城市问题的思想,可以达到更好的疏散效果。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前预设空间扩展的方向,避免了所谓的“摊大饼”模式。
后期规划
1946年《新城法》通过后,掀起了新城建设运动,到1950年代末,在离伦敦市中心50公里的半径内建成8个被称为伦敦新城的卫星城。建设8个卫星城是为了解决城市人口集中,住房条件恶化,工业发展用地紧缺等问题,目标是“既能生活又能工作,内部平衡和自给自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城千方百计引进工业,并注意避免工业部门单一化,为新城居民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在新城区,配有完善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工作和日常生活需要。毫无疑问的,在阿伯克隆比大伦敦规划的实践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由单一核心的同心圆模式所以引发的问题逐渐被相关的规划部门和专家重视起来,因此,1960年代中期的大伦敦发展规划编制中,该规划就试图改变同心圆封闭布局模式,使城市沿着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三条长廊地带,在长廊终端分别建设三座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作用的城市,以期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解决伦敦及其周围地区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问题。1970年代,英国政府调整了疏散大城市及建设卫星城的有关政策,1978年通过《内城法》,开始注重旧城改建和保护。
现代规划
1992年,伦敦战略规划委员会提出了伦敦战略规划白皮书,突出体现了四点指导思想:第一,重视经济的重新振兴;第二,强化交通与开发方向的关联性;第三,重视构筑更有活力的都市结构;第四,重视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1994年该委员会又发表了新的伦敦战略规划建议书,其基本前提是强化伦敦作为世界城市的作用和地位,另外也明确指出伦敦大都市圈和东南部地方规划圈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战略。这次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重视经济的重新振兴;第二,提高生活质量;第三,提升面向未来的持续发展能力;第四,为每个人提供均等发展机会。关于城市结构的组织和发展,在保持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该建议书强化了城市中心的重振,城市间网络的联系以及绿化带和河流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关于交通规划,该建议书以削减总的交通流量为发展目标,具体措施是促进交通方式的改变;有效利用能源;提高环境质量;对中心区交通进行管制,减少中心区的噪音;提倡发展公共交通等。在1994年规划中,强化伦敦作为世界城市的作用和地位,明确了伦敦都市圈和地方规划圈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战略。
1997年,民间规划组织“伦敦规划咨询委员会”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