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51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羹羹 2022/5/9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2-12-14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精选12 44 页









  假设把101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老师的引导,完全把学问内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爱好盎然,在老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胜利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其次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许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老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学问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老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2
  一、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题)。刚刚,朱军向我请教一道题目,我想请同学们来一齐完成这道题:(出示错应用题例)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有145人参与数学爱好小组活动,余下的参与其它爱好小组,参与其它爱好小组的有多少人
  (老师鼓舞学生解这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大局部学生表现茫然,坐着不动。)
  师:同学们怎样不做啊
  生1:老师,这道题没法做啊。










  生2:老师,你可能把这道题目记错了。
  生3:可能是朱军把题目抄错了。
  生4:老师教育我们做题时要细心,朱军怎样还把题目抄错呢真是太马虎了。
  师:哦,原先是这样,难怪好多同学坐着不动,那这道题是没法做了
  生1:有方法,只要加一个条件。
  生2:这朱军太马虎了,奢侈了我们的学习时间。
  生3:这样也好,它能够提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细心一点才好。
  生4:我想,可能是老师有意出这样的错题考我们的。
  师:(微笑)不管是谁的错,做事还是要细心的好,那么,这道题按刚刚生1说的,只要加一个条件就能够了,你们大家说行吗
  生:(齐答)行。
  师:须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1:只要加上一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就能够了。
  生2:加上“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虽然能求出“参与其它爱好小组的有多少人”,但这不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3:假如明白“六年级有几个班,平均每班有几人”,就能经过两步计算,求出“参与其它爱好小组的有多少人”了。
  师:同学们,刚刚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说明你们都擅长思索,但哪一种方法更贴合题目的要求呢
  生4:因为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赞成生3的看法。










  师:你们认为所加条件的数据,我倒清晰,“六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同学们,此刻你们觉得能够解答了吗假如能够,请同学们思索一下,把这道题先补充完整,一会儿我们来沟通。
  (学生谨慎思索,有的试着口头编题,有的同桌探讨,相互沟通,个个爱好盎然。)
  师:谁来把这道题补充完整
  (学生陆接连续举起手来,老师见生1欲举又止,并用鼓舞的目光看了看生1,他鼓起志气举起了手。)
  生1:凤山中心小学六年级5个班,平均每班63人。其中有145人参与数学爱好小组,余下的参与其它爱好小组,参与其它爱好小组的有多少人
  师:生1把这道题补充得很完整,我们掌声鼓舞一下。(学生鼓掌)
  二、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老师要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