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1,74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5/9 文件大小:1.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危险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危险连续产生
在设备稳定运行时的8 h (或一个生产班次)内等时间间隔用勺式采样器采取样品。每采取一次,作为一个份样。
(2)带卸料口的贮罐(槽)装
应尽可能在卸除废物过程中采取样品;根据固体废物性状分别使用长铲式采样器、套筒式采样器或者探针进行采样。当只能在卸料口采样时,应预先清
洁卸料口,并适当排出废物后再采取样品。采样时,用布袋(桶)接住料口,按所需份样量等时间间隔放出废物。每接取一次废物,作为一个份样。
(3)板框压滤机
将压滤机各板框顺序编号,用HJ / T 20 中的随机数表法抽取N 个板框作为采样单元采取样品。采样时,在压滤脱水后取下板框,刮下废物。每个板框采取的样品作为一个份样。
(4)散状堆积
对于堆积高度小于或者等于05 m 的散状堆积固态、半固态废物,将废物堆平铺成厚度为
10 ~ 15 cm 的矩形,划分为5N 个(N 为份样数,下同)面积相等的网格,顺序编号;用HJ / T 20 中的随机数表法抽取N 个网格作为采样单元,在网格中心位置处用采样铲或锹垂直采取全层厚度的废物。每个网格采取的废物作为一个份样。对于堆积高度小于或者等于05 m 的数个散状堆积固体废物,选择堆积时间最近的废物堆,按照散状堆积固体废物的采样方法进行采
取。对于堆积高度大于05 m 的散状堆积固态、半固态废物,应分层采取样品;采样层数应不小于2层,按照固态、半固态废物堆积高度等间隔布置;每层采取的份样数应相等。分层采样可以用采样钻或者机械钻探的方式进行。
(5)贮存池
将贮存池(包括建筑于地上、地下、半地下的)划分为5N 个面积相等的网格,顺序编号;用
HJ / T 20 中的随机数表法抽取N 个网格作为采样单元采取样品。采样时,在网格的中心处用土壤采样器或长铲式采样器垂直插入废物底部,旋转90°后抽出。每采取一次,作为一个份样。池内废物厚度大于或等于2m 时,应分为上部(深度为03 m 处)、中部(1 / 2 深度处)、下部(5 / 6 深度处)三层分别采取样品;每层等份样数采取。(6)袋、桶或其他容器装将各容器顺序编号,用HJ / T 20 中的随机数表法抽取(N + 1)
3 (四舍五入取整数)个袋作为采样
单元采取样品。根据固体废物性状分别使用长铲式采样器、套筒式采样器或者探针进行采样。打开容器口,将各容器分为上部(1 / 6 深度处)、中部(1 / 2 深度处)、下部(5 / 6 深度处)三层分别采取样品;每层等份样数采取。每采取一次,作为一个份样。只有一个容器时,将容器按上述方法分为三层,每层采取2 个样品。
444 液态废物的样品采集
根据容器的大小采用玻璃采样管或者重瓶采样器进行采样。将容器内液态废物混匀(含易挥发组分的液态废物除外)后打开容器,将玻璃采样管或者重瓶采样器从容器口中心处垂直缓慢插入液面至容器底;待采样管(采样器)内装满液态废物后,缓缓提出,将样品注入采样容器。每采取一次,作为一个份样。
5 制样、样品的保存和预处理
采集的固体废物应按照HJ / T 20 中的要求进行制样和样品的保存,并按照GB 5085 中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6 样品的检测
61 固体废物特性鉴别的检测项目应依据固体废物的产生源特性确定。根据固体废物的产生过程可以确定不存在的特性项目或者不存在、不产生的毒性物质,不进行检测。固体废物特性鉴别使用GB 5085规定的相应方法和指标限值。
62 无法确认固体废物是否存在GB 5085 规定的危险特性或毒性物质时,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检测。
(1)反应性、易燃性、腐蚀性检测;
(2)浸出毒性中无机物质项目的检测;
(3)浸出毒性中有机物质项目的检测;
(4)毒性物质含量鉴别项目中无机物质项目的检测;
(5)毒性物质含量鉴别项目中有机物质项目的检测;
(6)急性毒性鉴别项目的检测。
在进行上述检测时,如果依据第61 条规定确认其中某项特性不存在时,不进行该项目的检测,按照上述顺序进行下一项特性的检测。
63 在检测过程中,如果一项检测的结果超过GB 5085 相应标准值,即可判定该固体废物为具有该种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是否进行其他特性或其余成分的检测,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4 在进行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的检测时,应根据固体废物的产生源特性首先对可能的主要毒性成分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测。
65 在进行毒性物质含量的检测时,当同一种毒性成分在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