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生态建设 1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 、生态网络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河湖水系等。结合郑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四带七廊多核”的市域生态网络体系。四带:北部沿黄生态带、中部山林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加强绿化,恢复自然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风沙的影响,建设城市生态屏障。七廊:建设七条南北向生态廊道。沿南北向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主要城市道路布置绿色廊道,连接东西向生态带,保证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多核: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构成市域生态核心。 3 、森林公园完善以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4 、风景名胜区依托各地特色风景资源,设立风景名胜区,包括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新密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等。 5 、湿地保护区在黄河沿线划定黄河湿地保护区、雁鸣湖湿地保护区范围, 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6 、生态农业区加强以市域中、东部平原地区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7 、河湖水系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结合防洪除涝,构建六横六纵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两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保护常庄、尖岗、坞罗、纸坊水库等水源地,治理伊洛河、贾鲁河、双洎河、颖河、东风渠、西流湖、丁店、唐岗等河湖水体, 建设龙湖水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六纵河渠:索须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及其支流十八里河和支流十七里河; 六横河渠: 枯河、贾鲁河、贾鲁之河、东风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运河。两湖泊:指西流湖、龙湖水系; 两湿地:郑州黄河湿地、中牟雁鸣湖湿地。七中水库:唐岗、丁店、楚楼、河王、常庄、尖岗、后胡; 五小水库:刘沟、郭家嘴、刘湾、小魏庄、曹古寺。二、城市绿地 1 、布局结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的重点是“两带一环四楔两湖七链”。两带:沿黄湿地特色生态景观绿化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景观绿化带。一环:由北部连霍高速公路和贾鲁河生态防护林地,西部的环城高速防护林带,南部的浅山丘陵水源涵养防护林地、南四环防护林带和东部的京珠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林带构成的环形生态隔离缓冲区。四楔:在城市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建设四片由外部生态绿化环带渗入城市内部的楔形绿地。两湖:建设西流湖公园和龙湖中央公园。七链:沿贯穿城市的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东风渠、潮河、须水河与贾鲁河七条主要河渠两岸建设带状开放型绿地。 2 、公共绿地至 2020 年,规划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千米,人均 平方米。除原有公园绿地外,市内新建大型综合型公园 9 个,专类公园 13 个;沿城市道路、水系建设带状公园; 按标准配建居住区公园绿地, 按照 500 米服务半径规划建设小游园、街头绿地。 1 )大型综合公园西流湖公园:位于老城区、高新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