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巧借诗词妙解美术.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巧借诗词妙解美术.doc

上传人:q9px7u67 2017/3/25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巧借诗词妙解美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5 年新北区年会论文美术巧借诗词妙解美术——唤起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常州市小河中学张红霞摘要: 高中艺术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高中美术鉴赏这门选修学科。它以浓厚的人文内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继承、热爱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传统的美术鉴赏是“指令式”的, 单调枯燥, 灌输再灌输。本文对在美术鉴赏教程过程中巧妙地引入相关美术作品特色的诗句, 唤起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作了探讨, 着重就新课标下美术鉴赏, 结合自身实践如何巧借诗词,妙解美术。关键词: 新课标诗词美术鉴赏兴趣我国古诗浩如烟海,灿若星河,特别是唐诗宋词更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许多诗句, 精妙绝伦, 令人百看不厌, 过目难忘。美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目, 它本身的内容几乎包罗万象。它以丰富的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认同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养成一种文明的世界观和人文素养, 获得健康的心理品质、生活方式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标下高中美术鉴赏也是一门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课程, 它通过提供最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和创设艺术化的学****情境, 唤起学生鉴赏艺术作品的兴趣、培养丰富、敏锐的感受能力。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入富有与美术作品相关的诗句,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使他们对美术的学****进入乐而忘忧、欲罢不能的境界。走出枯燥无味的境界。一、善用诗词,鉴赏玉石之美新课程高中美术教材第二课玉石之分, 从原教材的古代工艺美术章节中分离出独立的一节。在我国久远的历史进程中, 产生的优秀工艺美术品极为浩瀚丰富,成就极为辉煌,玉器是珍贵的工艺品之一, 学生平时不易直接接触到。而玉器艺术最繁荣的时期, 距离现在年代很远, 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 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本人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恰当地引入相关诗词,学生的思绪飞扬。如玉作为“美石”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 本为自然物质的玉石被人为地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儒家思想中, 把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内容与玉的天然物理性相比附, 于是出现了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讲到玉质美, 结合《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这是由于古来的君子都把玉比拟为道德, 象征道德的缘故。在补充讲到中国人佩玉之风起源很早, 结合《诗经》中就有这样的描写:“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这里所说的“杂佩”就指玉器佩带。再如, 讲到战国时期人们佩玉是有很多讲究的, 一方面, 不同阶层的人所佩之玉是不同的。另一方面, 佩玉形式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 佩玉多为成串的组合, 有时一串佩玉会有十件乃至几十件玉器组成,这种被编串在一起的玉器佩在身上,走起路来铿锵有声, 即《玉藻》上说的“行则鸣佩玉”,苏东坡也有“更爱玉佩声琅”之说。这样会给学生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趁着学生浓浓的兴趣,再让学生去鉴赏典型的例子的玉器, 探讨点明玉石美之所在, 达到举一反三、培养审美能力,唤起对鉴赏玉石的兴趣。深掘“玉的精神”更使玉超出了实用的, 成为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载体。如此善用诗词的教学,学生怎能不兴趣盎然呢? 二、巧用诗词,鉴赏瓷器之美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