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常见病外治小偏方.doc

格式:doc   大小:12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见病外治小偏方.doc

上传人:uxfx5r418 2017/3/25 文件大小:1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见病外治小偏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见病外治小偏方佛缘 1,宣宾等目录一、小儿系列: 小儿长期厌食: 小儿扁桃腺肿: 小儿脾胃虚寒、阴虚症: 小儿感冒、咳嗽: 小儿百日咳: 小儿腹泻小儿手足冻裂: 幼儿感冒鼻塞: 小儿护兜: 小儿退烧婴儿湿疹: 小儿迟睡、含饭不咽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水疝”) 九岁儿童右侧扁桃体大: 小儿睡觉不踏实,平时流口水: 小儿打嗝二、皮肤系列: 治疗脚气: 干性脚气: 脚气湿疹: 脚痒起泡(湿气): 脚垫: 甲沟炎: 脚指甲沟炎已溃烂流黄水: 灰指甲(即甲癣): 湿疹: 外耳道湿疹: 阴囊湿疹外用方: 玫瑰糠疹: 顽固性外阴瘙痒: 治疗神经性皮炎: 癣: 治疗足癣: 瘊子: 烫伤形成的瘊子: 扁平疣: 青春痘/痤疮/痘印: 雀斑: 疖子: 疖久不愈: 口内疮: 尾骶部褥疮: 痔疮: 舌下生疮(热疮? ): 眉毛斑秃: 皮肤过敏(包括使用了“青霉素”等西药产生的皮肤过敏): 腋臭: 烫伤: 蚊虫叮咬起了大肿包,又痒又痛,好长时间都消不下去: 血栓性静脉炎: 治疗因生育造成脱肛: 双手手汗非常多,皮肤每年都会脱皮: 带状疱疹: 头皮多,头皮痒: 静脉曲张(炸筋腿): 小腿静脉曲张及大腿内侧接近臀部和阴囊处一块状物堵住动脉血管: 三、骨外科系列颈椎病: 腰酸背痛: 第九椎痛: 类风湿晨僵类风湿肘痛类风湿膝盖痛因剧烈运动而感到大腿`膝盖`小腿重痛(后群肌肉) 肩部疼痛,大腿外侧疼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 踝扭伤椎间盘突出复位按摩疗法四、肿瘤系列乳腺纤维瘤: 胆石症: 肿瘤: 乳腺增生: 胸部多发性纤维瘤: 五、男、妇科系列尿路感染,小腹坠胀,小便灼热(不痛),口苦: 长期遗精: 腰疼产妇下奶: 六、老年病系列高血压: 截瘫、偏瘫: 中风恢复七、常见病系列感冒: 风寒感冒退烧: 慢性咽炎: 扁桃体发炎: 长期咳嗽,干咳,: 牙疼: 牙垠肿块(不按不痛): 鼻血: 近视: 寒泻: 降脂: 减肥甲亢: 补肾: 胃炎结肠炎引起的腹部隐痛不适<游走性>: 起床眼屎多,眼睛容易疲劳,电脑用长了,右眼靠太阳穴的角红痛。双眼有时发胀: 肋间神经痛,俗称“岔气”或“胁肋痛”: 急性胰腺炎: 头疼、失眠、多梦、脑血管病、颈椎病、肩周炎、手胀手麻等症的综合按摩疗法: 急慢性肠胃炎、便秘、前列腺炎、妇科病、高血压、肥胖症等病的综合按摩疗法: 头痛,头昏,气上逆,以及头昏呕吐: 刷牙或什么东西碰到脖子就恶心,闻到香烟觉得气短: 后脑左侧发木,长白发,发凉: 一、小儿系列小儿长期厌食: 杏仁,栀子,小红枣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水调成小饼壮,贴于脐上, 24 小时去掉,以皮肤出现青色为宜。小儿扁桃腺肿: 蝎尾烘干碾末,分别用二次,贴于患处(两侧人迎)每天更换一次,试试看。网友附加意见:贴在天容穴上(面下额角内1cm,向内可以按到下额淋巴结,即下额淋巴结的对应处) 蝎尾烘干碾末可以用醋调后,。天后可能局部会出现小疱疹,作痒,痒甚可以做适当的处理。小儿脾胃虚寒、阴虚症: 肉桂 9克、五倍子 9克研末用米醋调成饼,外贴双涌泉穴,夜贴晨取,用至症状消除。小儿感冒、咳嗽: 1 、生姜切片,切面临火烤热,擦大椎、肺俞、风门穴,擦至皮肤潮红为度(注意不要烫伤或擦伤皮肤); 另取一片烤热贴于列缺穴 3分钟~ 5分钟。用于风寒咳嗽,痰液色白稀薄或少痰无痰。 2 、生姜 30 克、全苏 15 克(鲜品 40 克) 、枇杷页 15 克(鲜品 30 克)去净毛,加水 2 瓢,砂罐熬开 10 分钟,盛出一碗温分 3服,余药熏洗双脚。每日 2次。治证同上。 3 、大蒜捣绒,装入新口罩,封好,给患儿戴上,保持 10 分钟~ 2 小时,每日 2~6 次,合计时间 30 ~2 小时以上(具体视患儿耐受和配合程度而定)。本法适用于 3岁以上小儿, 3岁以下慎用。用于久咳不愈、顿咳不止等症。我常选用以上方法配合贴穴治为主疗感冒 5 日以上症状不减者(急则治其标:咳剧者,与服襄樊的小儿咳喘灵冲剂,每服必效、中病即止;高热者,柴胡注射液滴鼻, 5 分钟/次4 次、 10 分钟/次3 次、 30 分钟/ 次3 次、 1 小时/次2 次,多可汗出热解,注意不可过汗伤阴耗气,再用它法治善) ,历症万数人次,尚无假手先例。贵在依法而行,任何环节莫要怠慢。感冒汤药物理性质宜热不宜凉,治疗手段宜散不宜收。小儿百日咳: 阿魏 1块( 10 )研末,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天突穴。具有疏风散寒,化痰降逆之效。小儿腹泻: 五倍子、莱菔子、白胡椒各等份,共研成细末,然后用新鲜大米饭掺药末捣均(不粘手为度),手捏如饼状或扁圆球,附在患儿的肚脐上,外用风湿膏固定。晚上用,第二天去掉,观其疗效,如未愈可再二次如前用药。用时一般 1----3 次解决问题。对伤食、受风、寒,着凉引起的腹泻疗效很好。上方可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