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民族化高师声乐教学论文(共2676字).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族化高师声乐教学论文(共2676字).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3/25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族化高师声乐教学论文(共2676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族化高师声乐教学论文(共 2676 字) 一、我国高师声乐教学状况首先,高师声乐艺术教育人士面对新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就必须要对音乐方面知识了如指掌, 并具备良好的眼光和强大的教学能力和理念。然而我们发现, 目前我国诸多声乐院校学生大多数音乐知识储备不足, 略显单一状态, 大多数院校声乐专业多, 而其面却不广泛, 这种专门修一门课程的音乐系学生对于其他方面和文化知识了解处于空白单薄状态, 其知识结构的简单也限定了其音乐才华的发展空间, 使得其最终音乐素养无法全面提升,对我国声乐教育也极为不利。其次,高师声乐教学与其他院校声乐专业教育目标明显不同, 其主要是为了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 因此高师院校对声乐学生要求就更为严格。现在我国大多数高师声乐教学中, 普遍对不同唱法和不同声部划界分明, 大多数只专精自己专业声部, 对符合或适合自己的民族歌曲熟悉了解, 而对其他民族文化则涉猎甚微, 这也会使得其将来在教授其他声部和音色学生时会捉襟见肘, 茫然无措。因此, 我国高师院校声乐专业学生必须要加强其对其他不同民族风格特色曲目的了解和掌握, 突破其歌曲的局限性。然后, 在调查我国高师声乐民族文化艺术教学时, 我们发现在众多不同文化特色的民族声乐领域中, 只有戏曲声乐教学最为薄弱, 不仅仅是因为我国戏曲凝聚了中国古代语言、文化****惯和感情, 在表现形式如唱念做打等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也是因为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没有加强重视, 很多学生对不同戏曲的流派、剧目、曲牌行当等等都知之不多, 这对我国戏曲的教学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和影响。最后, 现在大多数高师院校声乐专业授课时都一味追求发声技巧、对于民族歌曲没有很好的演绎出其独特的语言特色, 也不注重歌曲的感情背景和地方特色, 这种现象就会使得大多数声乐学生无法真正领略到我国民族声乐精髓,在感染学生方面也有一定不足,因此,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无法更好地吸收、继承、传授这些民族音乐瑰宝, 对于我国青少年声乐的教育基础也有很大的障碍。所以, 高师院校声乐教学专家也必须要加以注意。二、深化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的措施和建议对于我国目前的声乐艺术教学,教师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其教学中保有自我民族特色的同时, 对其进行创新, 这才是这个时代赋予现代我国高师声乐院校们的首要目标, 因此在深化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进程中, 教师们就必须要正视其民族化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加以改进和完善, 下面作者就抛砖引玉, 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和措施。第一, 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解和认识现在我国大多数高师民族声乐教学中都规范了一套演唱方法和理论体系, 基本上都是借鉴国外美声唱法而来, 这使得学生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理解不够, 认识不足。我国从上个世纪开始, 民族唱法基本上都带有当地特色和戏曲的技巧, 其声音甜美, 而自融入美声唱法后一些歌曲的民族特色也无法显现出来, 这种教学对加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效果,对我国声乐教育的民族化也大大不利, 因此, 高师声乐学院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妥善把握民族歌曲特色, 要在融入外来风格的同时保有当地歌曲特点, 这样才能够培养并熏陶学生的民族音乐感, 才能够让学生热爱民族声乐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学****钻研和创新, 才能够使得我国民族声乐始终保有其艺术魅力和生命力。第二, 改进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