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仁文化在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共3099字).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仁文化在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共3099字).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7/3/25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仁文化在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共3099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仁文化在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共 3099 字) 1我国校园建筑景观现状我国当代校园建筑景观对情感道德的感召力普遍较弱,整体呈现以下特征: 1), 而忽略了人的生理心理感受, 以突兀的姿态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 2),或失于浮华; 3)景观要素雷同肤浅,, 出现快餐化符号化倾向, 或者一味追求高大光辉的楷模形象;而且艺术语言要么难以解读, , 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负面影响. 究其原因, 是在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中,“仁”文化内涵的缺失或未能有效地传递给观者与使用者. 2“仁”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在春秋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有识之士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学思想由此产生.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孔子从春秋时期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综合, 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 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2].“仁”文化看似古老, 但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不容小觑. 去除一些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成分之外, 它对于当代社会, 从个人层面,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从家庭层面, 有利于培养稳定的亲情关系;从国家层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校园建筑景观传递“仁”文化内涵的措施 . “仁”文化的表现方式体现在以人为研究和关注对象, 以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 校园建筑景观在满足使用功能并追求各种理念的同时, 要高度关注人的生理与心理感受, 才能潜在地影响身在其中的人们对他人的关怀意识. 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使用中避免产生功能上的障碍,如路线的迂回或相关功能的分离等,还应深入地了解师生工作学****生活的需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设施与空间; 2)建筑景观的设计要素以中庸平和为宜,以亲切宜人为准则, 不要过于夸张, 避免巨大空旷的建筑中庭、大草坪或其他场地,以免人在其中产生压抑、冷漠、疲劳等不适感. 建筑景观的线条、色彩、质感、明暗等也应遵循适度原则. 校园建筑景观设计还应当尊重自然.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最大程度地保留基地植被; 2)最大程度地尊重基地地形; 3)最大程度地尊重水体的自然形态与驳岸构造; 4)注意建筑的天际线与尺度,使之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5) 建筑应当与自然景观要素充分呼应, 如开辟景观视廊, 确定建筑的良好景观朝向, 景观分布利用尽量照顾整体而非局部, 利用建筑的半室内半室外的“灰”界面使建筑与外环境之间自然过渡等. 正如王澍的象山中国美院建筑, 以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准则, 把学校建在稻田的边缘上, 四周有开阔的空间,使“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得到了生动地体现. “仁”之情怀及理念的校园建筑景观,其中精神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