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葫芦秧上嫁接西瓜等7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葫芦秧上嫁接西瓜等7篇.docx

上传人:cby201601 2022/5/1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葫芦秧上嫁接西瓜等7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葫芦秧上嫁接西瓜等7篇
葫芦秧上嫁接西瓜
周芙华是大连金州区七顶山满族乡朱家村的普通菜农,她善于钻研,敢于创
新,从事蔬菜生产 20 多年,共培育和发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 多项并毫无保留地
传授给当地菜农,被人们称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因此脱贫致富;大量的牛粪则被用来肥农田和养殖蚯蚓。但是后来牛粪“供大于
求”,一些养牛户就将牛粪随意倾倒在河塘沟畔和村道两旁,成为污染。自20__5
年开始,东北塘镇规划建设了两个无公害奶牛养殖场。在保留 1000 头奶牛的同
时,他们引导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其他技术专长的养牛大户,兴办新的实业。 3 年
前,紧邻无锡城区的锡通村有30 多户农民养殖奶牛,自从村里建起不锈钢市场
后,除两户养牛户集中到无公害养殖场继续养殖外,其他养牛户们纷纷“洗脚上
岸”,有的经商,有的搞运输。奶牛养殖规模的合理“缩水”,使牛粪污染问题迎
刃而解。像王东明一样,东北塘镇目前已有120 多户养牛大户告别牛棚,重新创
业。该镇为帮助养牛户实现顺利创业,重点在资金、厂房、项目等方面予以扶持,
引进各类高新技术项目 20 多个,使全镇养牛户重新创业的成功率达95%以上,户
均年收入比养殖奶牛高出三成左右。
桃乡女状元霞
在素有“沂蒙蜜桃之乡”的蒙阴县常路镇,有一个出了名的种桃女状元,她
不仅因为种桃发了家,而且还带动全村父老乡亲种桃走上了致富路。使昔日到处是
荒山秃岭的大常路村变成了***的“桃花村”。她就是蒙阴县政协委员、常路
镇常路居委农家妇女霞。
1993年,这个镇推广反季节种植蔬菜,大多数人对温室大棚这一新鲜事物不
了解,霞第一个在镇里报了名,率先在全镇建起了占地1 亩的蔬菜大棚,当年她的
温室黄瓜就收入 万元,净赚6000元,在全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她的示范
带动下,第二年仅大常路居委就新上温室大棚 40 多个,农民增收20 多万元。
1999年,村里实行土地承包后,村西岭有一块荒地无人承包。霞与村里签订
了 30 年的承包合同,共承包了 40 亩荒地。她投资20 多万元,买了 10 吨有机肥改
良土壤,又用挖掘机进行了彻底整治,还到山农大请专家论证,建起
了“特色优质桃园”,架了电,通了水,修了路,从此霞把象搬到了果园
里。为了解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提高果园科技含量,霞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查资
料、找专家,还订阅了科技报刊,购买了有关蜜桃管理的科技光盘,认真学****看
到哪里有新技术,她就在自己的桃园子里试验一下,用所学到的新知识给果树定
干、拉枝、修剪、施肥、套袋、授粉,还给果树打点滴。她先后引进了沙红、常露
蜜等 20 多个蜜桃优良品种。春去秋来,累累果实挂满枝头。她管理的蜜桃达到了
平均单果重300 克,单果最重的达到 500 克。收获季节。客商们指名要买她的桃,
一时令人刮目相看。由于她桃园里品种多,技术含量高。成为农民学****的典范,被
誉为全镇的“科技样板园”。
霞创建“特色优质桃园”的成功,使人们信服了。村里的姐妹们争相找她学
技术,霞总是有问必答,现身说法,热“传授套袋、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等新技
术。对于有些想发展果品种植却无资金的姐妹们,霞把精心培育的优质苗木送给她
们,为她们解决资金20_0 多元,全村的 700 亩果园,留下了她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