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织金县社会管理创新典型材料
以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
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为了探索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扭转政法综治维稳工作被动局面,近年来,我县以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有效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了全县社会治安状况的明显好转。
抓源头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矛盾化解重心前移
针对近年来我县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中心工作力度加大,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地灾、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移民、经济纠纷、涉法涉诉、城镇部分群众乱搭乱建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较为突出,处理难度大的实际,我县牢固树立抓早、抓小的理念,坚持把矛盾化解的重心前移。
(一)建好“一个中心”,对基层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狠抓乡(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全县32个乡镇全部建成“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并投入正常使用,做到了三个统一:统一要求建在政府一楼,便于群众来信来访;统一场地规范,便于进入中心工作的单位开展工作;统一人员要求,明确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中心主任,党委政府其他领导任副主任,以政法委、综治办为主体,政法委、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信访、安监、社会事务办、武装、国土、计生、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等单位和部门派员参加,建成集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社会管理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村级比照乡镇建立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室,开展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同时采取措施强化综治维稳信访中心的软硬件建设,设立了接访室、调解室、档案室,加强了对工作的档案和台账管理,做到对受理的每起案件、每件纠纷和每道程序都有据可查,记录客观清晰,反馈及时准确,存档一案一卷。自乡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立以来,有效化解了1695件信访案件,有力维护了地方社会稳定。
(二)推行“三调联动”,构建“大调解”工作新格局。为认真抓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我县出台了《关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实施意见》,明确“县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承担领导、协调指挥、分流督办、调解、检查建议、教育培训等职能,从而突破调解工作单纯由群众自治的局限。强化了社会联动调处,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基层人民调解、公安行政调解和法院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的“三调联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实现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的优势互补,把人民调解积极贯穿于民事案件的诉前、诉中、诉后各个阶段。使人民调解实现五个转变:由调解婚姻、家庭、邻里等一般性矛盾纠纷向调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转变;由单纯调解公民之间的纠纷向调解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纠纷的转变;由主要靠德道、情理调解向情、理、法相结合并主要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矛盾纠纷的转变;由单纯的人民调解向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融为一体的转变;由单纯的民间调解向与诉讼制度相衔接的调解制度的转变。如通过
“三调联动”于2010年2月22日成功调处了上坪寨乡坡脚村夏家寨组和后坝组的上百名群众抗旱期间在山上争人畜饮水水源的纠纷、2010年4月1日成功调处了普定县叶姓家族与我县熊家场乡张姓家族因撬祖坟引发的上千人群体纠纷等一批影响较大、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充分体现了人民调解工作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调解转变的作用和效果。
(三)健全机制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