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人生何处不精彩.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生何处不精彩.doc

上传人:mbswu24jy9 2017/3/28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生何处不精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备考:名言警句型新材料作文导写及示例(2013-05-25 16:40:19) 转载▼标签: 2013 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名言警句材料写作指导分类: 高考作文名言警句型新材料作文导写及示例【文题设计】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 站在哪里看世界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 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宿构或抄袭。【写作导引】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 历史纪录的, 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 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 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 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 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 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 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 就只能触及皮毛, 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 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 就要善于由表及里, 深入挖掘内在含义, 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 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比如, 2010 年高考山东卷:“人生的一切变化, 一切魅力, 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 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这道作文题所给材料就是一句名言, 审题时抓住名言中的关键词“光明和阴影”, 从中悟出“光明”的比喻义“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 感到压力缠身; 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 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由此入手, 该材料作文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立意了。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 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 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 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 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 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 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 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 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 及其隐含义, 挖掘出喻意。 3. 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 由此及彼, 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 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 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 在相同之处立意; 也可以“抓住一点, 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本道作文题有两则名言, 在名言之后, 命题者用“其实, 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 ”这一关键性问句, 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 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 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