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品文档—Word格式
2
《悲剧的诞生》读书笔记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不急不慢地看完两遍,有人说看尼采的著作有剧烈的快感,这本书尤其如此。因为激情的挣扎而布满热血,有特别鲜亮的青春印记,观点尖锐独到,不,是惊世骇俗,当然的音乐体现了世界的声音,呼唤神话,唤醒沉睡的悲剧文化,到达歌德、席勒等都未达到的地方,接过古希腊人的文化旗帜。
他认为从日神、酒神、苏格拉底延长出三种人:一种人被苏格拉底式的求知欲束缚住,妄想学问可以治愈生存的永恒创伤;另一种人被眼前飘展的迷人艺术美之幻幕包围住;第三种人求助于形而上的安慰,信任永恒生命在现象的漩涡下川流不息,他们借此对意志随时预备好更普遍甚至更有力的幻影保持缄默。当然他说这三个等级属于天赋较高的人,他们怀着深深的厌恶感觉到生存的重负,于是选择一种兴奋剂来使自己忘掉这厌恶。
尼采说《悲剧的诞生》是“一部年青人士气和年青人的悲伤的青年之作,即使好像折服于一个权威并表现出真诚敬意的地方,也仍旧毫不盲从,傲然独立。”他是一个可爱的叛逆者,这权威可以说是瓦格纳,也适合叔本华。崇拜偶像却共性倔强地保持自己的独特性,真心崇拜,真心沉迷,可也是真心叛逆。后来尼采与瓦格纳友情裂开,与写《悲剧的诞生》沉迷心境不同的是,后来他频频抨击瓦格纳,不但不把最高艺术形态悲剧文化的盼望寄予在他身上,还称他为浪漫主义的虚弱者,而且认为错识瓦格纳是本书最大的错误。当然他与叔本华也决裂了,还有他高校时代不惜转学追随的导师李契尔因为对此书与社会一同缄默,让他难于接受,反应亦特别激烈,发出了一封语气高傲的信。
假如说,古希腊人永久是孩子,尼采也是个孩子~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哲学著作,该书涉及的是哲学中的重要分支——美学。在这一领域,学术界一向重视黑格尔、帕克以及后来的本雅明、阿多诺等人的讨论成果,尼采的这一著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悲剧的诞生》一书却始终为艺术家和诗人们推崇。仅以我们中、郭沫若以及现在的“新裤子”、“超载”等摇滚乐队都曾对这一著作产生过深厚的爱好。撰写《悲剧的诞生》时,尼采还是一个意气风发、初露头角的青年学者,然而认真阅读这本书,你会发觉他不仅阐述了西方艺术的源头,而且也为他自己的悲剧命运写好了注脚。或许这本书的问世本身就意味着尼采悲剧命运的开头。
精品文档—Word格式
4
尼采在书中把西方艺术的源头归结为日神情结和酒神情结,而尼采尤为推崇后者。酒神情结即迪奥尼索斯情结,此后始终为众多学者和艺术家关注,比如王小波就曾以迪奥尼索斯情结为题写过多篇杂文。在中国文化中,酒神情结也在诗人、隐者和失意者中非常流行。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年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国家分崩离析、战火纷飞的年月,那是一个民族冲突与阶级冲突极度尖锐的年月,那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化沟通日益亲密的年月。在那个时代,产生过一批令后来人神往无比的隐士。他们或不问世事、一心耕读,或放浪江湖、蔑视权贵,或庙堂为官、勤心修身。不管是“隐于野”的小隐,还是“隐于市”的中隐,抑或是“隐于朝”的大隐,他们都有着剧烈的迪奥尼索斯情结。例如闻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先隐于朝而后隐于野)就是一个喜诗好酒、寄情山水的隐士,迪奥尼索斯情结在他身上呈现无余;更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