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文档名称:

鲁迅《野草》(过客).ppt

格式:ppt   大小:5,098KB   页数:7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鲁迅《野草》(过客).ppt

上传人:燕燕盛会 2022/5/13 文件大小:4.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鲁迅《野草》(过客).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果没有鲁迅,
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将会黯然失色。
★笔名的由来
鲁迅原名周樟寿,学名周树人,号豫山、豫才。“鲁迅”是他37岁也即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使用,此后一生用得最多也最为世人所知的笔名。
挂而拍摄
左联为鲁迅秘密纪念50岁生日而摄
鲁迅50岁生日照
鲁迅遗容
上海鲁迅墓
鲁迅手迹
广州鲁迅与许广平雕塑合像
鲁迅精神
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
韧性的战斗精神;
博才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自我拯救的心灵炼狱——《野草》
内容(收录散文诗24篇)
写作背景:文苑寂寞,战场平安,伙伴散掉;兄弟失和;正在翻译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野草》初版封面
“寂寞新文苑,
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野草》的主题
《野草》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彷徨、苦闷的产物,反映了鲁迅彷徨、思索、坚韧战斗的心路历程。
(1)无归宿感 ,“过客”意识 。
《影的告别》“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我只能“彷徨于无地”。
《颓败线的颤动》、《复仇(其二)》
(2)必死的主题 。
用文学的形式,从哲学的角度把死亡转化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思考。
《雪》:“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死火》“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
《影的告别》:“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3)荒诞的主题。
荒诞背后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发现。
《立论》:一切围绕权利的立论都是权利化的表现,都是谎言和无意义的闲话,都是对现实的逃避。
《求乞者》:对虚无和虚伪的认识。
《狗的驳诘》:对人势利和虚伪的讽刺。
(4)绝望的抗战。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希望》
绝望地进行没有希望的抗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鲁迅现实战斗精神的体现。
《野草》呈现出主题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是鲁迅情绪、情感、性格甚至整个内心世界各个侧面的反映,它是鲁迅从启蒙的文化批判者向启蒙后的战斗者转折过渡阶段的心灵史。
内心的剖析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形成充满诗意与哲理,幽远奇峻的抒情特色。
三、艺术特色
四、《过客》解读
《过客》作于1925年3月2日,是《野草》中唯一一篇以诗剧形式创作而成的散文诗。
1、主题。
作品借助过客这一形象,表现了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战士精神。
“过客”精神:即指一种确信空虚与无望之后仍然高扬抗争与进取力量的精神——即使是无望的抗争、无望的进取(主题)。
2、分析。
某日的黄昏,老翁和女孩在他们的住所门前——“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接待了一个从“杂树间跄踉走出”的“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的过客。
环境:荒凉、冷寂;
来客:风尘仆仆、步履艰难。
过客上场后,诗剧冲突渐次展开。先是过客讨水,后是女孩进屋取水,其间有一段翁客对话。老翁欲对过客的称呼、来处、去向问个究竟(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来客却一一回答为:“我不知道……”。
不知称呼,是因为原本没有称呼而一路上称呼又太多了的缘故;
不知来路,是因为未曾有一刻停止在这条人生大道上跋涉;
不知去路,是因为从来就这么走,单知向前。
过客喝完水,恢复力气后,就毅然前行。而老翁是主张后退的,过客执意要走下去。
老翁的面目:原来他也是个曾经走过一段探索道路的人,只是遇到了阻力,在这停顿,隐蔽下来了。
“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舞台说明)。当他发现前面是坟,便转回来蛰居在孤寂的小屋里了。尽管前面还有声音呼唤着他前行,他却麻木了,畏缩了,不理采了——他的心和那荒漠一样死气沉沉。
老翁囿于自己的人生经验,不无好心地劝说过客:“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人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不可能走完。”
过客沉思过后坚毅地回答:“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因为回头路,那是黑暗的深渊,吸引着过客的是前面的声音的催促和呼唤——那是真理的声音、希望的声音、革命的声音。
女孩听说过客脚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便慷慨地递给他一片布,让他裹脚。
不料过客并未心安理得地承受这盛满深意的“布施”,生怕将来“没法感激”。这一方面表明过客具有不愿丝毫累及别人的美德,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忧虑:自己走这条路究竟能不能给